文明風9月30日訊(文潔)在舉國上下慶祝國慶66周年的歡慶日子里,廈門湖里區金山街道金安社區又迎來了一個特大喜訊:他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社區時的囑托,在文明創建中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十幾項文明創建工作走在全區全市全省全國社區的前列,被湖里區和廈門市推薦為“全省文明社區”。近日,記者懷著敬慕的心情走進金安社區,頓覺一股文明創建的春風撲面而來,一幅幅文明創建的絢麗畫卷展現在記者面前:巨大的LED屏幕上滾動播放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金安社區的紀錄片,社區門口雪白的墻上懸掛著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金安社區居民的巨幅彩照;還有十個抵制不文明行為的宣傳漫畫,還有好人一條街,還有市區兩級文明辦樹立的文明風為示范社區牌,還有道德文明長廊,還有志愿者服務“八個制度、八個流程、六大專業”宣傳欄,還有激情燃燒的文化廣場,還有少年讀書室、娛樂室、閱覽室、綠色網吧,還有各類文明志愿者穿梭于小區邊邊角角和樓道開展服務的情形,……從而奏響起一曲曲引領新時代文明創建的凱歌。
如數家珍的文明碩果
金安社區始建于2009年,是廈門市最大的純保障性住房的社區。當初的金安社區是個文明測評指數較差的社區:小區坑坑洼洼,垃圾亂堆亂扔,灰塵滿天飛揚。社區打工的多,吃低保的多,殘疾人多,老人多,留守兒童多,隨意喧嘩的人多。對此,金安社區黨委認為,廈門市是全國文明城市,湖里是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要使社區緊跟時代發展不落伍,就必須首先抓好文明創建工作,提升居民素質,讓社區居民文明起來,和諧起來,幸福起來。于是,他們大抓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僅僅三、五年的奮斗,金安社區黨委就把一個文明創建底子較為薄弱的社區,建成了一個全區全市全省全國文明創建的示范社區。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和社區主任陳麗銘談起文明創建的成果時,心潮澎湃,滔滔不絕。她們說:“按常規,要成為區級文明社區,必須創建3年,再奮斗3年,才能創建到市級文明社區;再創建6年,才能創建到省級文明社區。而金安社區卻實現了文明創建三級跳的佳績,5年就奪得了省級文明社區的榮譽稱號。”一些奮斗了幾十年還是區級文明社區的干部有點不服氣,嚷嚷著要到金安社區看個究竟,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過去名不見經傳的金安社區,如今是“小鳥”變成了“金鳳凰”,小區樹木成蔭、綠草成茵,花開四季、蝶鳥成群,文化豐富、鶯歌燕舞,文明道德、和諧幸福,社區涌現好人好事上萬人次。
2013年秋天,廈門樹立了10個示范文明社區,金安社區不但入選其中,而且成為示范文明社區的示范,市文明辦副主任高居東、市文明辦創建處長紀菁把全市6個區的文明辦主任和其他9個文明示范社區的主官召集到金安社區參觀學習,聽取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介紹創建文明示范社區的工作經驗。
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主任陳麗銘談起社區文明創建的成果時如數家珍:
2014年2月,福建省文明辦主任石建平一上任就來到金安社區檢查指導,對金安社區文明創建工作也是一連串的贊賞和鼓勵。2014年7月,廈門市文明辦在金安社區召開全市文明示范社區工作現場會,推廣了金安社區文明創建的經驗。2014年12月,中央文明辦有關領導蒞臨金安社區檢查指導,并給予較高的贊揚。2015年1月12日上午,廈門市市長劉可清帶領市四套班子蒞臨金安社區視察“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典范社區工作情況。下午,在人民會堂召開的全市“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總結推進會上,金安社區黨總支吳麗敏書記作為全市唯一的社區代表,匯報了社區在共同締造行動中的經驗作法。
今年7月28日全國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會議的全國十幾個城市的代表考察了金安社區治理創新成果。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巡視員許啟大無比自信地說:“金安社區的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做得很好,框架設計很到位,內容全面,制度一環緊扣一環,從需求的對接、核實、公示、認領、實施到最后的反饋,整個環節設計得非常嚴密,又很仔細、周到,我覺得很不錯,具有在全國推廣的價值。”同時,文明創建促進了全面建設、全面提升、全面過硬、全面文明,被廈門授予“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典范社區榮譽稱號,社區先后獲得國家級榮譽2次,省級榮譽1次,市級榮譽3次,成為一個響神州大地的大明星似的典范社區。
居民的文明幸福指數高
如何充分體現創建為民、為民創建的思想理念呢?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主任陳麗銘回答的非常自豪和輕松,她們說:“社區居民的文明幸福指數高不高,就能體現文明創建好不好。”接著,她們向記者介紹了一件件社區居民文明幸福指數高的事。
居住環境優美了
居民剛搬進社區居住時,小區臟亂差比較突出,垃圾散亂在各個角落,蚊子亂叮亂咬,蒼蠅老鼠亂飛亂竄;樹東種一棵西種一棵,草皮東植一塊西植一塊;樓道小巷亂堆放,霉氣臭氣沖鼻,居民嘟著嘴、鎖著眉、嘆著氣,有的搬進來住一段時間又搬出去住。
如今,經過幾年來的改造,小區實現了一次次地蛻變,變得越來越優雅:小區點子花園的建設是由居民出點子提意見,經過多次改造而建成。最早時常有居民來納涼,沒地方坐,有居民出點子移來文化石,來這兒休閑的人多了草地就枯了。許多居民又建議鋪植草磚加設桌椅,改造成現在納涼和“話仙”的地方,園區也成為居民出點子、提意見、休閑的好場所。
在金安好人路上,將10位由社區居民自己評選出來的“社區好人”的典型事跡制作成展板,用身邊好人的事例引導居民群眾做好事,傳播正能量。同時,把宣傳教育與便民相結合,制作了十把便民椅子,使居民在休閑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身邊好人的感染。
而在社區幼兒園外常常有居民聚集在這里休息、聊天,在居民的建議下,修建了德善休閑長廊供居民休閑,同時將社區建設、文明宣傳、計生宣傳等巧妙地布置在長廊內,使政策宣傳和社區景觀融為一體。“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活動持續開展中,居民建議將德善長廊的玻璃屋頂改造為木質坡形屋頂,避免烈日暴曬和漏雨,美觀實用,社區采納立即完成改造……
文明素質提高了
以往居民亂扔紙屑的多,公共場所吸煙的多,隨時吐痰的多,寵物隨地亂拉的多,亂停車的多,亂擺攤點的多,吵鬧的人多。如今是講文明講風尚的人多,互幫互助的人多,抵制不文明行為的人多,做志愿服務的人多,爭當好人和道德模范的人多。
文化生活豐富了
無論是過傳統的端午、元宵、中秋、春節等節日,還是過現代的元旦、國慶、三八、六一、七夕等節日,社區都會組織居民開展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活動,優揚的樂曲、動聽的歌謠和居民的朗朗笑聲響成一片,詮釋著金安社區居民的生活比蜜甜。
文明創建有沒有提升社區的幸福指數,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記者隨意采訪了幾名居民,讓他們說說文明創建的幸福感。張爺爺退休后來廈門跟兒子一起住在了金安社區,幫兒子帶4歲的孫女。他說:“小區環境美,文化生活好,居民文明素質高,日子過得清清爽爽,甜甜蜜蜜,身體會健康呀,壽命會長呀,孩子會健康成長啊!”
“咱們金安社區雷鋒多呀!我上個月才拿的駕照,車技并不好,有一回我停車怎么也倒不進車位。這時,來了兩三名好人,一位幫我倒車,一位幫我指揮,一位還教我如何倒好車的技術。盡管事小,但讓人難以忘懷。”居民王女士說。
“社區的鄰里互助中心什么都有,非常貼心。”居民李爺爺說,“有一回家里來了客人,椅子和桌子都不夠,都是上鄰里互助中心借的,就像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那么親切友好。”
記者邊走邊問邊看,社區真是美得像畫,暖得像太陽,真服了。
總書記視察后的新創建
2010年9月6日,是金安社區一個不能忘懷的銘刻在心中的大日子。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參加廈門9?8 商貿洽談會的前夕,聽說金安社區是個居住著幾萬人的純保障性社區,居住的大部分是困難群眾,就利用洽談會的間隙,風塵仆仆趕來看望群眾居住條件好不好,群眾生活幸福不幸福。
這天早上9點多,金安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早早地領著50多名居民,在社區文化廣場上等候著習近平的到來。那天陽光明媚,秋風送爽,社區小區內的花卉競相綻放,蝴蝶翩翩起舞,鳥兒唱著婉轉動人的歌兒。當習近平乘坐的大巴車徐徐開進社區,笑容滿臉地走下車時,居民就像迎接久別的親人,是那么的激動,是那么的幸福,是那么的親切,簇擁著習近平緩緩地往社區走。習近平一邊與居民親切握手問候,一邊親切詢問大家生活好不好,幸福不幸福。當居民們齊聲贊揚社區文明創建后環境優美,生活幸福時,習近平笑得更開心,并贊嘆道:“我羨慕你們居住在這樣美麗、幸福的社區里啊!”年近70的李文珍阿姨,是一位民間剪紙藝術家,前幾天,社區黨總支書記吳麗敏對她說:習近平主席要來社區視察,請她代表社區兩萬名居民剪幅好畫,送給敬愛的習主席。她聽說習近平要來看望社區居民,感到黨和政府關心群眾疾苦的優良傳統要弘揚起來了,激動得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按捺不住自己創作的激情,連夜創作了一幅敬祝心中領袖的剪紙作品,把兩個“福”字剪得甜甜蜜蜜、大福大貴、國泰民安、大象萬千。她笑容燦爛地把兩個“福”字的剪紙呈獻給習主席,并深情地說:“我代表金安社區居民送給習主席,請習主席分享我們社區居民的幸福生活,也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強大富裕。”習近平高興地接過這幅包含社區居民幸福感和敬愛感的雙福字的剪紙作品,高聲對社區居民說:“祝你們生活越來越安康,越來越幸福啊!”接著,習近平鼓勵大家要再接再勵、奮發努力,真正把社區建設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
“習總書記的講話,既是對我們文明創建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文明創建的鞭策。”吳麗敏說:“社區按照習總書記講話要求制定了提升文明創建的規劃:一是抓好文明創建陣地建設、德善社區示范建設等十幾項富有創新的工作,使金安社區文明創建工作跨入全區全市全省的前列;二是率先在全區全市全省探索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從建章立制入手,在規范創新上用力,總結出了八項制度、八個流程和十大服務品牌的工作模式,確保了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三是率先在全區全市全省探索社區志愿服務專業化的新路子,使志愿服務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志愿服務做到了群眾有所需、服務有所為。”
創建感言:
習總書記囑托是創建的動力源泉
2010年,習近平來金安社區視察的時候,社區文明創建只是初見成效,在全區全市全省成千上萬個社區里,只是一個文明創建的小弟弟,一些創建成果也是“小兒科”級的。可自從習總書記贊賞、鞭策和鼓勵后,社區文明創建實現了“三級跳遠”,創造了其他社區十幾年或者幾十年才能創建出的文明成果,三、五年就成為全區全市全省全國的典范文明社區。創造這一奇跡的原因,就是習總書記的羨慕期望和鞭策給了金安社區文明創建的巨大創造力。
因為習總書記的期望是來自于民心的呼喚。習總書記看到金安社區居民住在美麗、干凈、文明、和諧的小區里,一個個居民笑得合不攏嘴,高興得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贊揚社區的“文明幸福”,贊揚黨和政府好,贊揚社會主義好時,心系百姓疾苦的習總書記一眼就看明白了,一下就體察到了群眾的需求,一下就悟出了黨和政府應該做什么,怎么才能讓社區居民過上幸福美滿的好日子。所以,他的心和百姓的心連在一起,他的話就是人民群眾的企盼和心愿。
因為總書記的囑托是執政為民的方向。方向比努力重要。如果上面講得迷迷糊糊,下面就會聽得稀里糊涂,工作就會一塌糊涂。總書記囑托社區黨委要心系民情,把社區建設成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使社區黨委成員茅塞頓開,心中豁然,思想堅定:持之以恒地抓好社區文明創建工作,為社區居民創造一個生態美、環境美、居住美、人文美的樂園。
因為習總書記的鞭策是不斷開拓進取的動力。社區的文明創建工作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習總書記鞭策社區黨委繼續努力,把文明創建工作做在群眾的心坎上。就是懷著這樣的創建理念,金安社區不斷查找創建中的不足和問題,不斷向兄弟單位拜師求藝,不斷調動居民共同創建的積極性,不斷先行先試、改革創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明創建的新需求,不斷打造文明創建的新品牌,從而使文明創建工作更加有聲有色,更加絢麗多姿,更加貼近民心,成為引領全區全市全省全國創建文明示范社區的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湖里區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9-30湖里區鄰里節活動創新多多 讓群眾樂于參與
- 2015-09-30湖里區鄰里節活動有保障 調動群眾積極性
- 2015-09-30湖里鄰里節活動全覆蓋“幾朵金花”變成遍地開花
- 2015-09-30廈門市和諧鄰里工作現場交流會在湖里區召開
- 2015-09-28湖里街道舉辦第七屆仙岳山歌會 居民歡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