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 激活一池春水
“環境變好,不但可以體驗農耕樂趣,又有收入,真好。”西天尾鎮林山村村民喻俊池笑著說,以前這里是一片荒草,去年,村里通過農業合作社將這片土地流轉承包聯片經營,現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生態農業采摘園。他們不但每年可以拿到每畝800元的租金,還可以優先進園干活拿工資每月3000多元。
林山村黨支部書記喻福新說,該村境內有聞名遐邇的南少林寺,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林山村以村級集體南少林特色農產品一條街帶動和“生態觀光園”示范,引導村民大力發展“農家樂”、高效綠色農業產業和特色養生休閑產業,全村經濟逐步走向專業化、商品化,融入城鎮化。
無獨有偶,荔城區黃石鎮水南社區正計劃建設一條400米長的夜市步行街,集中整治現有夜市攤點,改善村容村貌;華堤村結合“幸福家園”試點建設,依托在建的華江公園和規劃建設的東湖水上樂園,發展休閑、垂釣等鄉村旅游服務業;后黃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莊景觀風貌,打造旅游產品一條街;江邊村土地流轉400畝,依托“美麗村莊”建設,開發休閑采摘等旅游項目等。
在強村富民行動中,各個村居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和地域優勢,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農村經濟轉型和發展,打造一個個特色產業,區直各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暢通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綠色通道。
“強村富民行動計劃”,不但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現生態美。
吳金煌說,強村富民的各項工作尚處于起步與探索階段,各鎮街和村居圍繞促進“村居強、百姓富、生態美”等方面進行碎片化探索,有的放矢各顯其能,引領群眾共同摸索切合自身實際的科學發展路徑,以實際行動交出“強村富民”的第一份答卷,讓老百姓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的過程中切切實實的享受實惠。
據了解,荔城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創建,把“為民創建、惠民創建”,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基層群眾,認真傾聽意見,從老百姓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老百姓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使創城工作更加貼近實際要求,更加符合群眾愿望。把深化文明創建與促進民生幸福緊密結合起來,每年興辦一批作用大、影響大、深受群眾歡迎的好事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自豪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鄉村美景入畫來,幸福生活踏歌至。新農村“強村富民”工程建設在路上,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創建在推進,荔城人大步向前……??? (荔城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10實施“億千百”工程 讓創城惠及民生
- 2015-09-09圍繞創城:城廂區大力整治在建工地不文明施工現象
- 2015-09-08荔城區開展“同創文明荔城 共享碧水藍天”慰問創城一線環衛工人活動
- 2015-08-24上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創城動員大會召開
- 2015-08-14三元區召開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鞏固提升創城成果動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