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5日訊(通訊員 周貽海)近年來,柘榮縣以踐行核心價值觀為抓手,立足當地孝德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柘榮”,弘揚孝德文化,經過中國倫理學會實地驗證,柘榮于7月22日獲評福建省首個“中國孝德文化之鄉”榮譽,不日即將得到授牌,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特色:
一、做活“一位仙”,化民間信仰為社會正能量。
2013年5月31 日,縣委書記薛理朝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柘榮縣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柘榮縣委關于積極融入“六新大寧德”全面建設“五特好柘榮”的決定》,其中做活“一位仙”,就是要著眼縣域特色文化產業化發展,引領以“孝德”為核心的馬仙民俗信仰,著力提升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彰顯作用和深厚內涵。
馬仙與媽祖、陳靖姑并稱福建省三大女神,歷史上也稱為馬孝仙。馬仙孝感動天,以孝升仙,三次得到不同的皇帝敕封,是古代帝王“以孝治天下”的典范。馬仙信仰在宋景德年間傳入柘榮,在元代形成柘榮獨有的“十三境”馬仙朝拜社區組織,接仙信俗活動延續至今,擁有廣泛扎實的群眾基礎。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在硬件上投資數千萬元,建成東獅山道德經碑林、天福公園和馬仙文化廣場,豎起全國最高的戶外馬仙圣像。在軟件上著重引領規范馬仙信俗文化活動,先后舉辦兩次規模宏大的“中國柘榮馬仙文化旅游節”。邀請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福建省作家協會到柘榮東獅山馬仙文化廣場采風創作,出版《海西藥城、長壽之鄉》;與《大眾攝影》聯合舉辦“東獅山杯”全國攝影擂臺賽;同時在福建省作家協會支持下,在東獅山設立省作協文學創作基地,現已聯合福建省詩詞學會一道舉辦“中華道德文化苑詩詞楹聯全國大賽”。
縣委、縣政府同時發動當地文化藝術界開展馬仙孝德為主題的文藝創作,弘揚馬仙孝親持家、鄰里和睦等優秀精神品質,深度挖掘馬仙文化正能量,使之成為弘揚孝德精神的載體乃至民眾祈禱健康平安的精神寄托,不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真、善、美”,更將馬仙形象演繹塑造成“孝德、健康、平安”的主題形象,成為孝德楷模。現已出版《健康平安神——馬仙故事集》、《馬仙書法美術作品集》、《馬仙攝影作品集》,制作《馬仙之歌》、《馬仙頌歌》、《馬仙頌》、《馬仙聽我把歌唱》等歌曲,歌曲《剪紙仙娘》參加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走進柘榮”海選獲得好評。《馬仙聽我把歌唱》參加寧德“一縣一歌”比賽獲得銀獎。圍繞馬仙孝德主題進行的提線木偶、布袋戲、評話、燈謎、剪紙等民間藝術創作表演活動也很活躍,深受群眾喜愛。2014年柘榮馬仙信俗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撥款80萬元,聘請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院長詹石窗教授的團隊創作《馬仙》電視連續劇劇本,現已完成30集劇本初稿。此外,《馬仙孝德剪紙系列連環畫》也正在創作中,由我縣在2015年海峽兩岸殘障人士職業技能展示活動中獲得剪紙技能一等獎的殘疾人葉燕創意設計。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9-24柘榮首部微電影形象片《攬夢柘榮》公開首映
- 2015-09-16柘榮楮坪鄉公務用車統一標識亮身份 利于群眾監督
- 2015-07-17柘榮首個農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成
- 2015-07-20柘榮縣召開孝德文化建設工作座談會
- 2015-07-30柘榮成為我省首個 “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