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記住跨越時空的文化鄉愁
一個團圓的象征,一個心靈的港灣,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紐帶,這是中秋于現代中國的意義所在
秋分剛過,中秋將至。這是綿延千年的約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請。
傳統節日不僅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承載著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亙古不變的月亮,就像一個心靈的容器,氤氳著延綿千年的情感、審美、哲思,盛滿了中國人對故土的依戀、對美好的向往、對幸福的追求。又一個中秋,不妨接受月光的邀請,來一場思接千載的對話,感受社會生活之下傳統的深沉潛流,體會這一文化符號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
在中華民族心靈的河流上,總映照著這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月。這不僅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也是一種深沉的感念。月餅如環,寄托團圓之思;月朗風清,寫照人生境界。中秋佳節,深刻體現著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家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中秋的傳統之“脈”中,有著中華精神之風、中華民族之根、中華文化之魂。“記得住鄉愁”,舉頭望明月的思念,也是跨越時間不絕如縷的文化鄉愁。
然而,在流動時代,鄉愁卻是如此沉重。接近1/5的人口處于流動狀態,“團圓”正是人們最深沉的內心呼喚。一個“留守兒童中秋圓夢計劃”一天就收到上百份心愿,孩子渴望的不僅是月餅,還有與父母的團聚;一組農民工在工地寫寄語的照片走紅網絡,“老婆,中秋好想陪你看月亮”,團圓的渴望戳中了無數人的淚點……工作忙、離家遠、壓力大,這是現代社會無奈的伴生品,也是走出家鄉的中國人必然要處理的人生困境。而中秋提供的正是一條同頻共振的情感紐帶,“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于故鄉、對于家庭、對于親人的樸素情感,何嘗不是陌生人社會中的一種“人倫回歸”?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9-24福安中秋餅:令人難忘的韓城老味道
- 2015-09-24福州中秋傳統禮餅制作過程
- 2015-09-24高清組圖:實拍福州中秋傳統禮餅制作全過程
- 2015-09-23巷口街道:喜迎中秋 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