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24日訊(通訊員 梁偉生)近年來,永春縣依托獨特的山水稟賦、生態資源,著眼山綠、水清、民富,通過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規范、推動連片示范創建、建立特色文化品牌、開展綜合環境整治等方式,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孕育鄉村文明成果。今年8月,永春縣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基層代表參加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并作書面典型性交流。
一、聚焦標準規范,打響鄉村“文明牌”。率先在全省啟動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目標,每年推進10個縣級示范村和一批鄉鎮級示范村建設,實施“治污、美化、綠化、創新、致富、和諧”六大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永春田園風光、山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偨Y提升幾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的經驗,2014年9月在全省率先發布實施《永春縣美麗鄉村建設規范》,制定10個方面105條標準,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概念、遵循原則、建設范圍和目標、管護考評機制等,使美麗鄉村建有方向、管有辦法、評有標準,其中,特別將“鄉風文明”作為一個專項建設規范,制定了弘揚文明風尚、開展文明創建、提升文明素養和文明戶創建率、美麗家庭創建率等標準,為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永春縣美麗鄉村建設規范被納入全國、全省美麗鄉村建設,中央電視臺以《鄉村有個性 美麗有標準》為題作專題報道。
二、聚焦連片擴面,廣織鄉村“文明網”。一是將文明縣城創建經驗推廣應用到農村文明創建。充分發揮全國文明縣城的示范輻射作用,組建美麗鄉村志愿服務隊、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組織志愿服務隊進基層、進社區、進家庭,以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帶動農村文明新風。建設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8個、市級民主法治村32個,建成全市首批法治文化長廊,推進“無訟生態鄉村”創建,全市美麗鄉村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現場會在永春召開。二是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形成連片創建的帶動效應。積極探索農村精神文明連片創建的有效途徑,結合5個美麗鎮區建設、4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培育和桃溪流域綜合治理,把農村精神文明創建融入鎮區沿線、精品線路沿途、溪流沿岸的村莊建設中,串點連線、串線連片、串片成面,實現“點上示范、線上帶動、面上出彩”,擴大文明的普及度和覆蓋面。三是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樹立“順應自然、順應規律、順應民意”理念,把生態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最高標準,不砍樹、不填水、慎拆房、少硬化,保留村莊自然生態,踐行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文明理念。開展“全民大造綠”,發動群眾捐綠、愛綠、養綠、護綠,創建省級生態村35個,全縣85%的村莊至少有1處公園綠地,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環境,榮獲國家生態縣、全國綠化模范縣等稱號。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9-23三明市召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會議
- 2015-09-23泉州結出累累文明碩果 志愿服務組織數量全省第一
- 2015-09-2310個行政村成為首批我省美麗鄉村文明建設示范村
- 2015-09-22城廂區三舉措推進勤儉文明行為習慣養成
- 2015-09-22泉州豐澤團區委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志愿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