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后輩
“愛媽媽的人,才會忠于國家”
“英雄爺爺,英雄爺爺……”9日下午,在莆田市第二實驗小學校園里,一聲聲稚嫩的歡呼聲圍繞在陳炳靖身邊。雖然回鄉只有幾天時間,但他還是很想到校園看看家鄉的孩子們。
六年級(4)班的同學們特別幸運,他們的新學期第一節少先隊活動課請來了陳炳靖爺爺參加。
孩子們為老人系上紅領巾,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一個社會好不好,從孩子們的衣服、表情上就能看出。這里的孩子衣服漂漂亮亮,一個個蹦蹦跳跳的,特別好。”
老英雄和小朋友的交流沒有一點障礙,陳炳靖告訴孩子們最多的,就是“要愛自己的媽媽”。他說,他從集美高級水產航海學校畢業后到上海實習,看到了很多被日軍飛機炸死的兒童,他和3個同學決心報考空軍,立志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可是,從此與母親再難相見。1985年,母親去世,他回家奔喪只待了幾個小時便匆匆離去,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
“愛媽媽的人,才會忠于國家。”陳炳靖為同學們講著抗戰故事,記者聽著聽著,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在空軍軍官學校讀書時,有6位來自東北的同學,他們的母親都被日軍在松花江邊殘忍地殺害了。有一次,教官教唱愛國歌曲,學的就是《松花江上》,當大家唱到“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時,失去娘親的幾位東北同學放聲大哭,所有學員甚至教官也跟著痛哭失聲,淚流滿面……
在學校的紀念冊上,陳炳靖鄭重寫下了“生為中國人,死為中華魂,我回家了!”的留言;當孩子們表演合唱時,他情不自禁地打起了拍子,還主動說:“你們還有什么想問的嗎?要把我當成真的爺爺啊!”下課鈴聲響起,陳炳靖走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擁抱、握手,孩子們興奮不已。
在礪青中學,當學生們為他送上鮮花、別上校徽時,陳炳靖想起了少年時光,眼中含著淚、臉上卻帶著笑:“回到母校,仿佛又回到兒時背著書包來上學,太親切了。”
1948年,陳炳靖回鄉探親時曾經在這里做過一次報告,這次時隔67年再一次登上講臺,他激動萬分,邊走邊敬禮,在雷鳴般的掌聲中向小師弟、師妹們諄諄寄語:“我們要愛母親、愛國家,要有孝心、仁心、忠心,一定要愛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