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77人從教,教齡累計1700多年——
六代丹心育桃李 甘為人梯寫春秋
陳家先后有77人從教。圖為陳家部分人員合影。
核心提示
永春縣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學校的創始人、首任校長陳璋先生一家六代薪火相傳,截至去年,先后共有77人從教,教齡累計達1700多年。整個大家族中,有一個家庭被評為省“優秀教育世家”,一個家庭被評為市“教育世家”。近日記者采訪了陳家第三代陳經文,探訪陳氏一家與教育的不解之緣。
□本報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陳經文 陳大麗 實習生 林靖穎 文/圖
第一代 艱難辦學 善舉傳為佳話
陳璋1877年出身于書香門第,清光緒年間考中貢元。1911年,他在永春新亭路中段的翁公祠獨資創辦金峰公學,擔任首任校長。1926年,學校規模擴大,陳璋發動集資獻田,于1928年建起新校舍。因教學效果顯著,1939年,學校被定為西安鎮(現為五里街鎮)中心國民學校,學生增至數百人,教師13人。
陳璋一生傾力辦學,眾口皆碑,新中國成立后學校由永春縣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有人懷疑他集資建校舍時有貪污行為,隨即組織清賬組進行清查,結果不但沒找到他的任何貪污行為,還發現他把華僑寄給他個人的過年費用也用于建校和辦學。陳璋慷慨解囊辦學的善舉被傳為佳話。1953年,陳璋與世長辭。
第二代 5人從教 有校長有教務主任
陳家第二代中有陳拔茅、陳連茹等5人從教。陳璋的三兒子陳拔茅1944年至1951年在永春實小從教并擔任過校長,他傾力辦學,使學校成為全縣一流學校。他的兒子陳經文介紹,他們一家有11人從教,除了父親和自己,姐姐、姐夫、女兒、兒媳、外甥、外甥女、侄女、侄女婿也是老師,而兒子也教過書,他們家教齡累計204年。
陳璋的四兒子陳連茹1947年畢業于福建省農學院,后來到永春一中當化學老師,連任30年教務主任。據陳連茹的兒子陳鋼生介紹,他們一家9人從教,除了他和父親,母親、姐姐、姐夫也是老師,后來外甥、外甥女也先后從教,教齡累計170年。2013年,他們家被泉州市政府授予“教育世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