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旅游景區協會倡議下,全國2050家5A級、4A級景區簽訂“不上漲門票價格”承諾,約占全部5A、4A級高等級景區的八成。(9月8日京華時報)
另據搜狐新聞今日報道,景區摩拳擦掌欲漲價 發改委喝止:一年后再說。
值此中秋國慶雙節即將來臨之際,這一消息無疑是個好聲音,從而打破“逢節必漲,逢假必提”的怪圈,確保穩定的旅游市場價格體系。
按理說,如今是市場經濟,景區漲不漲價,應由市場和景區說了算,但從現實來看,我國許多景區門票價格早已突破百元,有的直逼200元大關。再加之一些地方和景區擅自增設收費項目、提高門票價格,通過違規設置“園中園”、臨時門票、不同景區聯票等形式變相提高門票價格,不落實門票價格減免優惠政策等,導致當前中國景區門票價格和城鎮居民月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大約在5%左右,遠高于歐美國家水平。不但直接影響中國旅游市場的健康運行,而且還讓許多人望旅和望景興嘆,甚至取消和壓縮旅游計劃。因此說,景區任意漲價既損害了游客的利益,同時對于景區來說,也無異于飲鳩止渴,弊大于利,有必要進行規范。
如何改變這種現狀,筆者認為,僅靠景區集體承諾和發布禁漲令還不夠,還必須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加強監管方能取得預期的好成效。
健全規章,制度規范。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之所以景區會亂漲價,甚至違反承諾任意漲價,主要原因是缺少相應的規章制度約束,違規成本太低。因而監管部門有必要根據中國旅游市場現狀制定和出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既要三年禁漲,更要違規查處,不搞下不為例。做到條條款款,明明白白,讓景區和社會各界心中有數,讓各地景區不敢違規不愿違規,從而規范旅游市場價格體系。
加強監管,不當看客。不可否認,全國景點面廣量大,監管確有難度。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景區價格事關億萬游客和旅游市場的切身利益,必須加強監管。首先是不能隨意批準景區任意漲價。其次是對景區違規漲價或變相漲價行為要嚴令制止,加以糾正和處罰。再就是要推行景區價格上網和社會監督舉報機制,以及時掌控各景區的價格情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不能滿足于召開會議,下發文件,甚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撒手不管做看客。此外,對違規漲價行為要介入從快,查處從嚴,該通報的通報,該罰款的罰款,該摘星的摘星,該整改的整改。從而架起旅游市場高壓線,讓人心存敬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