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第三十一個教師節來臨前夕,李克強總理在北京會見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及優秀鄉村教師代表時贊譽老師:“教育承載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教師是國家大廈的基石。全國1500多萬教師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是最寶貴的社會財富。”總理深情的話語是對所有教師的為教育做出貢獻的褒獎與獎勵!
“在昨天和今天之間鋪設大道,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架起金橋,啊,教師的事業多么崇高!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每當讀起這首聲情并茂的《老師,您好》,再次印證了我國各領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歸根結底都得益于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億萬勞動者素質的提高,這都離不開廣大教師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那些辛勤耕耘在三尺講臺的老師們,是他們在春暉和朝霞之間,為我們每個莘莘學子編制理想的絲線,為我們在燈下修改作業,循循善誘地教會我們知識,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人們常常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來贊美老師,也正是千千萬萬個好老師,是他們將理想的種子播種在了學生的心中,是他們的言傳身教,讓我們明白了知識和美德是多么重要。更為強大的祖國輸送了一批批優秀的建設人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社會給予教師的殷殷期待。要求教師無論在業務能力還是道德建樹上,都能爭創一流。的確,要成為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教師必須要有敬業精神和對學生無私的愛,更需要有默默耕耘的堅守和無怨無悔付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就是天下好老師的真實寫照。
桃禮不言,下自成蹊!舊時代,人們喜歡把教師稱為“教書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新時代的所有老師,我們不能做“教書匠”!因為教師不是工人,也不是農民,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不同個性的孩子,我們不能把學生就變成空空的容器,教師必須要為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工作,要培養學生的品德、興趣和情感,為此,好教師不斷把加強業務能力提升和道德水平的修煉當成工作的準則,在潛移默化地把愛和德撒向每個學生,從青春靚麗到白發蒼蒼,數十年如一日,耕耘不息!
仰止彌高,鉆之彌堅!一個個優秀的人民教師,除了加強修養學習,為學生嘔心瀝血外,更多的教師,選擇在山區,在農村,堅持不懈地為教育播種希望,用自己忠實的行動踐行著“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夢想,你們,扎根在教師工作的第一線。捧著的一顆心,是為教育嘔心瀝血的心,每一個行動,寫滿了對教育的真愛。一個個優秀的教師成了學生成長的榜樣!可能沒有半句豪言壯語,但是,你們身上的愛心、智慧、心血,滋潤了學子的心靈,讓教育強國的夢想在中國大地上綻放。
教誨如春風,師恩似海深。又是一年教師節。今天,筆者再次,向給予我成長路上的所有老師,道一聲:老師,節日快樂!老師,感謝您的辛勤培育!也再次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孫懿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