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們都喜歡看老照片,一本老相集翻來翻去,看見了昔日的容顏,看見了經歷的變遷,還有無聲的歲月從指縫中悄然溜走。歲月這個“神偷”,誰都難逃它的威力。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能經得起時光的考驗,風采不減。比如,大家敬愛的老師。在鐵打的校園里,他們就像忠誠的守望者,迎來送往一批又一批學生。時光流逝,他們的容顏改變了,愛卻始終沒有減。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31個教師節就要來臨,我們用一組組今昔對比照,來見證老師在校園里曾有的青春容顏和最美的沉淀,感恩敬愛的老師把最美的年華都獻給了莘莘學子。
【人物名片】
莊招揚
學校:廈門第五中學
職務:科技教育中心主任
教齡:36年
愛好:物理、科技、文學
1984年
從教感言
善于找其樂 就能享其樂
我從教近36年, “累并快樂著”。苦累,首先主要是因為工作對象的多樣與多變,每年教的學生有幾十上百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除了要有責任心之外,還要有應變的技巧。其次,各方對我們的教學成果充滿期待,希望年年有驚喜,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探索、提升自我。快樂,就是我們看到學生有進步、有成就,自己的教學有提高、有創新,研究有成果、有價值,付出有意義、有回報。教書育人從起先的一種興趣,到一份職業,再到后來近乎是一項使命。教師職業雖累雖苦,但若善于找其樂,就能享其樂。
從教故事
高中班主任教我愛學生 后來他變成了我的岳父
我的岳父黃濟鴻是廈門六中的一名退休教師,今年已84歲高齡。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愛所有學生。他曾是我的高中班主任,我作為班級團支書,經常和他接觸,有幸看到他和藹、耐心地和各類學生談話的情景。記憶最深的是當時班上有一名頗有才氣,但平常自由放縱的同學,常會做出一些讓同學們高興,但卻讓老師頭痛的事。作為班主任,我岳父當時沒有批評他或向家長告狀,而是和聲細語地跟他聊生活、聊愛好。知道這名學生喜愛音樂,我岳父就組織班歌編寫和學唱活動,這名學生非常積極地參與,在班歌的編寫、作曲以及教唱過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后,這名學生學會了把握事情的分寸,不僅同學高興了,連各科任課老師也開始表揚他了。
在多年的執教中,岳父讓我知道,教師首先要愛學生。一是要發自內心的愛,才是真愛;二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愛,這樣學生才愿意接受你;三是要會表達愛,這樣愛才會有效果。我也經常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學會愛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我的愛。
【人物名片】
張春燕
學校:園南小學
職務:語文教師
教齡:27年
愛好:閱讀、逛街、旅游
1993年
從教感言
不為分數名利所累 無愧于心便是幸福
做個好人,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擁有善良、感恩和寬容的心;有一顆安靜的心,像青草一樣呼吸,才能讀懂學生的眼神,才有耐心等待他們各自的花期,方可不為分數、名利所累,方能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愛好閱讀,帶領學生浸潤書香,勝過萬語千言。某天,回首教書生涯,平凡如沙,卻能坦然書寫“無愧我心”,那便是幸福!
從教故事
開導患自閉癥的學生:做一個努力的孩子
我曾經有一個學生叫小名(化名),是一名自閉癥患兒。有一次,班上的女生小花(化名)向我告狀,說小名跟蹤他。我問小名為什么要跟著小花回家,小名瞬間臉紅。“難道六年級的小孩已經情竇初開?”我不解,但故作淡定,問他:“喜歡上她了?”小名臉更紅了。我又裝得像哥們一樣,拍拍他的肩膀說:“哈,沒關系。她那么漂亮,換我也會喜歡的。”許久,小名才用力點了點頭,一字一頓地說:“可是她不喜歡我,說我成績不好。”
小名平時不愛學習,我就趁機告訴他,如果每天進步一點點,大家就會看到他的進步,就會喜歡他。女生也一樣,因為大家都喜歡努力的人。“試試看,做一個努力的孩子,不管進步多少,都會讓你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我開導他。
“做一個努力的人。”他不斷重復著,臉上也有了笑容。
后來,他開始努力學習,畢業時成績排在全校前50名。再后來,我收到一張沒署名的明信片,上面只有兩個字:“努力!”
【人物名片】
江旭琳
學校:廈門實驗幼兒園
職務:園長
教齡:29年
愛好:閱讀、美食
1993年
【從教感言】
對幼兒的教育 到“無痕境界”
對幼兒的教育就是要在玩中學、玩中教、玩中求進步,達到一種教育無痕的境界。
【從教故事】
學生拉肚子弄臟褲子 幫換好后飯都吃不下
29年前,我從幼師畢業,躊躇滿志地來到廈門市實驗幼兒園(原來的廈門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擔任大一班的老師。第一天上午,一名男孩拉肚子弄臟褲子,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我,費了很大的勁才幫他換洗好。那天中午,我一想起那個場景就想吐,吃不下飯,因此餓了一個下午。離園時,當我告訴家長并期望得到一聲“謝謝”時,得到的卻是一句淡淡的“你沒當過媽媽,所以不習慣”。
當時,我驚呆了,就像在冬日里被一盆冰水從頭上澆下來,心里拔涼拔涼的,至今都難以忘記。但是,正是這件事情教會了我,不一定做了好事或者幫助了別人,就會得到肯定和稱贊,只要自己認定是有益于幼兒的事情,即使沒有表揚、沒有鮮花,也要堅持。在我近30年的幼教生涯中,這個意念一直支撐、激勵著我:讓教育像呼吸一樣自然,成就孩子們的夢想。
【人物名片】
方小英
學校:市特殊教育學校
職務:教研室主任
教齡:17年
愛好:閱讀、游泳、旅行
2009年
【從教感言】
因為“在一起”
十七載,用大愛引領著有聽力障礙的孩子,打開一扇扇心靈之門;快樂時,他們與我們一起分享;受傷時,他們投入老師的懷抱;生氣時,他們得到老師的包容。我和他們就是一家人,靈與肉相連,相親又相愛。因為我和他們“在一起”,給予他們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份感動。“除了聽,聾人什么事都可以做到!”這是我和他們永不言敗的誓言。
【從教故事】
照顧生病的聾人孩子 與特教結下不解之緣
聽不到有聲世界的小李(化名)從小就失去了母親,與后媽之間又存在著很大的隔閡和矛盾。14歲那年的冬天,小李患急性胃腸炎住進了醫院,體重一下子從100多斤下降到80多斤。當我帶著鮮花、水果和鼓勵的話到醫院看望他時,他瘦弱無力地躺在病床上,身邊只有年邁的爺爺照顧。當時,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希望能為他多做些什么。于是,我肩負起護士和翻譯的職責,推著他到各個科室做檢查。他哭了,我也哭了,他抱著我,把我當成了他的媽媽。
后來,他在我們高考班老師的幫助下,經過三年的努力,如愿地考上聾人高等院校中的“清華”——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是他讓我與特教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讓我感到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特教人的呵護與愛,需要我們引領他們,勇敢地行走在有聲和無聲的世界中。
【人物名片】
周如珺
學校:海滄延奎小學
職務:音樂學科組長
教齡:17年
愛好:閱讀
1999年
【從教感言】
用音樂撥動孩子的心弦
音樂是傳遞美的教育,作為音樂老師,我希望自己能引領更多的孩子熱愛音樂,用美妙的音符編織出燦爛的人生樂章,更希望音樂能撥動孩子們的心弦,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
【從教故事】
學生躲在民樂教室外 偷偷地看我備課練習
幾天前,學校民樂團畢業匯報會上,一個孩子的演講讓我備感意外和欣慰。她在演講中說,自己二年級時報名參加民樂團學習,經歷困難后萌生了退團的想法。她的媽媽知道后,嚴肅地對她說:“你自己去看看周老師!”于是,很長一段時間里,她下課時就會偷偷地跑到民樂室外,透過窗戶看我在做些什么。她看到我每天在民樂室里辛勤工作、用心備課、練習指揮;看到我為樂團大大小小的事情操心。她說,看到周老師為樂團的付出和堅持,暗暗下定決心要堅持練琴,并且開始關心民樂團的大小事,主動協助老師管理樂團。
多年前,我并沒有發現民樂教室外那雙偷偷看著我的眼睛,也不知曉孩子心中的這個秘密。原來,身正為范,便能潤物細無聲……
【人物名片】
陳莉
學校:金福緣幼兒園
職務:園長
教齡:27年
愛好:旅游、美食
1998年
【從教感言】
動了師情 暖了童心
童心如花、不染纖塵。幼兒教育就是塑造純潔心靈,熏陶美好情感。蹲下身子,哪怕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心靈成長。動了師情、暖了童心。
【從教故事】
她把球扔到樓下 我帶她一起尋找
今年幼兒園招聘新老師,來了一個女孩子,一直看著我,我也一直看她,當時感覺有點奇妙。后來,她成了我們新老師中的一員。前幾天,她突然問我:“1998年,您是不是在呂嶺幼兒園大班當老師?”我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人,就問她,你是不是當年那個班上的某某某?這下,我們倆終于對上號了,原來,她是我當年的學生!
她所在的班級,是我來廈門后帶的第一屆學生。我們倆坐在一起聊天,一下子就想起好多當年的事。她告訴我,幼兒園里有很多快樂的記憶,當時跟小朋友在哪個角落玩,她都還記得。有一次,她不小心把球扔到樓下,本來擔心挨批,沒想到我還牽著她一起下樓找。這次再遇到我,她就覺得很親切。
緣分這種東西真是很奇妙,當年的小女孩,如今成了我的同事,讓我又感慨又欣慰。我想,我們的老師,對于教師這個職業,還是要有一種神圣感。雖然時光流逝,我們的孩子可能會忘記一些具體的事情,但是學前時期那種快樂的成長體驗、情感體驗,會一直伴隨著他們。我們所做的事,是為孩子奠定健康、快樂、幸福人生的基礎。
【人物名片】
林東榮
學校:新圩中學
職務:校長
教齡:20年
愛好:閱讀、跑步
1995年
【從教感言】
我愿化作綠葉 呵護花兒綻放
20年間,我走過三所學校,教過的學生不下2000人。我發現最讓學生印象深刻的,不是講過哪個知識點,而是無意中說過的一句話,做過的一個動作,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成為他們的人生轉折點。這讓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愿化作綠葉,呵護每一朵花的綻放!
【從教故事】
一次“教學過失”深深觸動了我
剛去新圩中學時,第一節英語課上,教室后排坐著一名女生,雙手總是整齊地疊在課桌上,眼睛直直地盯著老師,偶爾還會似懂非懂地點頭微笑。于是,我就請她起來朗讀課文,沒想到立刻引來哄堂大笑。“老師,小青弱智,她不會啦!”聽到這話,我的腦袋“嗡”地炸開了,心想自己的大意行為不知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創傷。沒想到小青若無其事,好像什么事情也沒發生一樣。這件事深深觸動了我,于是,我決定傾力陪伴小青,以彌補我的“教學過失”。
在陪伴小青的三年里,我不僅看到了她的成長和進步,也從中收獲了一個個感動。小青第一個學會的竟然是我的名字,從此,學校的宣傳欄、教室的黑板上,我的大名常常赫然于上。不用說,這些都是小青的杰作。臨近初三畢業時,我因工作需要離開學校,開玩笑地問她:“老師如果不在學校了,你會不會想我啊?”“不會!”小青脫口而出,可我明明看到,抬起頭來的小青,眼眶里已經噙滿了淚水!
【人物名片】
賴春葵
學校:集美中學
職務:數學教師、德育處副主任兼團委書記
教齡:18年
愛好:書法
2000年
【從教感言】
要讓學生思想無紛擾 就得“用美德去澆灌”
要想荒地不長雜草,那就種上莊稼;要想讓學生思想無紛擾,就得“用美德去澆灌”。為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多年來我用“三精兩跑”(精讀一本書、精攻一門科、精煉一本事,道德長跑和身體長跑)模式,來引導學生內外兼修。
【從教故事】
對兩個學生說同一句話 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你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這是今年暑假參加學生畢業十周年聚會,一名當年被稱為“黑馬”的學生,在給我敬酒時說的話。他說這句話對他很重要,“老師,當年你單獨跟我這樣說,說明你沒有放棄我,還對我抱有很大的期望。從那以后,我才發憤圖強。”“老師,當年你也單獨跟我說過這句話。”同桌的另一名男生也說道。“那你為什么不好好讀書,還經常逃課?”其他同學立馬打斷他說的話。這名男生回答說:“當年老師這樣對我說,我理解成‘自己不想讀書,就不要影響別人’。”
說話的這兩名同學在班上的確調皮搗蛋,但都很聰明,只是有些貪玩。我對他們仍抱有很大的期望,當時沒少做他們的思想工作。“你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本想激勵他們,沒想到對同一句話的不同理解,給他們帶來了這么大的影響。前者考上了名牌大學,成功逆襲成“男神”,而后者則大不如前者。這讓我陷入了深思。
【人物名片】
蔡清風
學校: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
職務:辦公室主任
教齡:26年
愛好:閱讀、寫作、研究閩南方言與閩南文化
1998年
【從教感言】
心存善念 不圖名利
心存善念,不圖名利。一切為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一心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從教故事】
為了學校的辦學 我們吃得了苦頭
1996年8月26日,因工作需要,我從同安八中(山區中學)調入同安二十八中(城鎮中學)。第二天下午4點,學校指派我和另外3名老師到同安新華書店搬運學生的課本。
當時,我又瘦又黑,留著長發,穿著人字拖,騎著自行車直奔書店三樓。不到3個小時,我們完成了搬運和裝車任務,可以休息吃飯了。
這時,一個小插曲出現了。吳以琳老師偷偷地問教導處沈水池副主任:“沈老師,你真行!去哪里雇了這么好的工人,這么粗重的活,他都能干。”沈老師啼笑皆非,悄悄地回答:“你可別亂說話,他要過來管我們的,是我們的主任。”
這件事我們至今還記憶猶新。為了學校的辦學,我們吃得了苦頭。不為獎金、補貼,不圖評優、評先。事實證明,有了我們這一輩創業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值此紀念建校20周年之際,我們為二外喝彩、祝福。
【人物名片】
謝毅勇
學校:寨上小學
職務:德育室主任
教齡:26年
愛好:看球
2005年
【從教感言】
用心去愛他們
他們是學生,是來學知識的;他們愛你,你也要用心去愛他們。
【從教故事】
班級平均成績原本58分 到了期末足足進步22分
1989年,我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一所農村小學,并擔任畢業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原來,該班在全區語文統考的平均成績才58分,倒數第一,沒有老師愿意接班。第一次走進教室,30來個學生齊刷刷地盯著我,而我竟緊張得發不出聲。之后,我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做了自我介紹。45分鐘的課很漫長,一下課,我就飛奔到辦公室,大口大口地喝了幾杯水,辦公室的劉老師笑我是“牛飲”。
農村的孩子上學晚,有些年紀和我相仿。我深知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所以備課、寫教案、上課絲毫不敢怠慢。課后,學生還經常圍著我問問題。我既是他們的老師,又是他們的兄長。課間活動時,一起玩丟石頭、跳格子、跳皮筋等,大家其樂融融。
期末考成績公布時,班級平均成績80分,足足進步了22分。“謝謝老師!” 孩子們興奮地圍著我吶喊、跳躍。其實最應該說謝謝的是我,因為是他們給了我人生第一次執教的經歷,讓我懂得如何當一名有良心的老師。
后來,我被調到縣城,接下來又到了廈門。面對越來越好的工作環境,越來越繁重的工作,我都能坦然地說:“更苦、更累的,我都經歷過。”
從小學到大學,從懵懂到成熟……是老師,一路悉心相伴,溫暖學生的心靈;是老師,始終默默耕耘,呵護學生的成長。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們借用葉芝寫給女友的詩《當你老了》,向敬愛的老師致敬:“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而我們獨愛你那朝圣者般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