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位中國遠征軍滇西抗戰老兵的拼版圖片(2015年6月8日至14日攝)。第一排左起:楊光、盧彩文、張壽和、陸朝儒、楊維孝、王相巨、王立昌、王美成、張體留、何紹從、李會映、張炳芝、徐玉才、劉興才、楊良平、周光永、朱興祥、楊應超、李發生、薛廣杰。新華社發(田衛濤攝)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
有一段記憶,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永恒;
有一種精神,在今與昔的交替中閃耀;
有一個夢想,在時與空的變換中升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70個勝利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奔赴一些抗戰歷史發生地,一路追尋,一路叩問……
世易時移,山川巨變。
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中,一個聲音更加響亮:偉大勝利,屬于中國!屬于世界!
在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里,一種信念更加堅定:前進!向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段記憶永遠銘刻——
習近平:“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秋高氣爽,氣候宜人。
連日來,伴隨一架架飛機降落,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外國領導人、政府代表、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陸續抵京。
“70年前的勝利,屬于每一個中國人。”京郊南口閱兵訓練基地,37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旗手張洪杰正在認真訓練,汗水浸濕了衣衫。9月3日,他將高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昂首挺胸邁過天安門廣場,向世界展示勝利、宣示和平……
往事越千年。
英國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在《世界經濟千年史》中記載:從公元1000年開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就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1820年達32.9%。
然而1840年,伶仃洋上,英國軍艦的隆隆炮聲,震碎了“天朝大國”之夢,中華民族自此陷入百年不堪回首的屈辱。
沈陽柳林街,兩棟半灰色的老房子無聲佇立。這是見證“九一八”事變,見證打響中國人民14年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北大營殘存老營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從這里拉開。
面對窮兇極惡的侵略者,中華民族鑄起血肉長城,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抗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