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參觀第22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強調出版是文化傳播的橋梁,書籍是心靈溝通的載體,要多措并舉、多方發力,推動更多優秀中國圖書走向世界,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8月29日 新華社)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山川秀美的東方大國。悠久瑰麗的文明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眾多的奇跡,博大精深的文化給世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遺產,她的“故事”多姿多彩、豐富飽滿,讓世界各國為之矚目、贊嘆。文以載道,書以銘志。從古至今,諸多的文學家、史學家,用手中的筆闡釋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記錄下了一個個啟迪后世的中國故事。
時至今日,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中國需要更加深徹的了解世界,世界同樣也需要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國。圖書就是一個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橋梁,是一條讓國人明晰中國、透析世界的途徑,是中國文化和各國文化交流、融合的紐帶,更是一個講好中國故事的有效平臺。因此,我們不僅需要越來越多的優秀圖書為大眾提供豐富、可口的“精神食糧”,也要讓更多的優秀圖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積極傳播中華文化,為講好“中國故事”加油助力。
中國從來就不缺乏故事,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每天都有許多的精彩故事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而精彩故事卻是未必人人都會去好好的寫,良莠不齊的圖書市場中充斥著一些低俗、庸劣之作,一些作者只為“稻梁謀”而不為祖國計,色情、兇殺、暴力等等五花八門,迷信、陰暗甚至是肆意污蔑、刻意詆毀當今中國,這些都與我們的時代要求格格不入,與我們的價值共識背道而馳。試問,此類圖書怎么能弘揚好傳統文化,又如何能夠講好中國故事呢?這樣的圖書我們應該將他們束之高閣,這樣的作者我們應該讓他們退出歷史舞臺。
講好中國故事需有優秀圖書的助力,必須是能夠用真實的筆觸、客觀負責的態度,記錄中國故事的書方能稱得上優秀圖書,既要切合大眾的閱讀需求,又要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力,最主要的是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品質和內涵,能夠反映時代精神、把握時代脈搏、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說到底,優秀圖書應該向大眾和國際社會講述一個真實的中國、傳播客觀的中國聲音,展現中華文化、增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了解,講好中國堅持和平與發展的一貫理念并為之付出努力的故事,講好中國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定夢想并為實現夢想而共同拼搏的故事,維護和展示中國的良好形象。希望更多的優秀圖書走出國門、為中國代言,講好中國故事。(師宣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