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少年在讀史中感悟愛國
在讀史中感悟愛國。一個歷史學家說:“忘記歷史,就等于背叛。”清朝學者龔自珍也說:“欲滅其國,必先去其史。”因此,學習中國歷史輝煌燦爛的文明、文化,背誦歷史人物的愛國名言,學習中國革命先烈為了國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繼、頑強斗爭的革命史,可以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激勵我們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偉大抱負。
眾所周知,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期間,所到之處,積極推行奴化教育,讓老百姓尤其是學生學習日語,要求學校不得懸掛中國地圖,不得使用“中華”字樣出版的教科書,其目的在于消除淪陷區百姓對侵略者的仇恨,讓老百姓按照適合于侵略者需求的方式生活,給老百姓洗腦使其侵略能夠“合法”,并讓后代不能認識到真相。所以,讀史可以明愛國,認知自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而作為一個中國人就要廣泛學習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引導大中小學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總之,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可以組織學生讀史,尤其是抗日戰爭歷史。讀史,可讓廣大青少年明白歷史的內涵,明白既然自己是歷史洪流中的一份子,就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一抹濃墨重彩。(朱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