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70問”是堂生動的歷史課
只有撥開迷霧,才能深思歷史、銘記歷史
“抗戰70問”,深沉思索歷史。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一重要節點上,日本作為二戰策源地之一,其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備受關注。在不遠的東洋海岸,日本右翼勢力的軍國主義幽靈依然在游蕩。他們不甘心接受二戰失敗的結果,刻意否認侵略罪行,肆意挑戰戰后國際秩序,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謀劃修改和平憲法、企圖掠奪中國對釣魚島的主權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果實。特別是自首相安倍上臺以來,日本內閣成員不僅不徹底反省戰爭罪行,反而一再縱容其國內右翼勢力屢屢挑起事端。與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抬頭相呼應,國內有的人在利益面前也患上了“健忘癥”。
而“抗戰70問”的諸多問題,像“德國和日本對二戰的認知和態度有何不同”“堅持要求日本就歷史問題進行道歉過分嗎”“中國是不是過于執著于日本的歷史問題了”等等,一個個問題,讓抗日的歷史思索振聾發聵,警示和教育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永遠銘記這段充滿恥辱與悲壯的歷史,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
只有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抗戰70問”,深刻思考未來。居安必須思危,以史為鑒,珍愛和平、行穩致遠,開創未來。我們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憂患意識及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唯有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才能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克服艱難險阻、奮力砥礪前行,不斷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顧平)
責任編輯: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