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文明辦主任石建平微評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高君芷
桑榆深情護“春蕾”,青山夕照暖人間。
推開高君芷的家門,看到的是陳舊斑駁的家具和普通廉價的日用品,這與她離休干部、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逸仙藝苑書法會名譽副會長、福建省老年大學書法會副會長等一堆“顯赫”身份似乎極不協調,然而從中卻折射出生命晚霞的燦爛余暉。
她,常年堅持捐資助學。20多年來已累計捐款20余萬元資助了300多名失學兒童。在她感召下成立的“高君芷助學基金會”成立3年來共募集善款7萬余元,資助了27名失學兒童和4名貧困大學生。
她,盡己所能支援災區。每每得知災情,總會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沒有高調的口號,只有樸素的一句話:“我老了,能幫助一點是一點,只是為社會做一點有用的事情罷了。”
高君芷就是這樣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革命前輩,一位善良慈祥、讓人尊敬的老人。
愿她的大善大愛,似紅日一般,恒久地召喚著我們千千萬萬的子輩、孫輩,與善同行,向善前進。
?
~~~~~~~~~~~~~~~~~~~~~~~~~~~~~~~~~~~~~~~~~~~~~~~~~~~~~~~~~~~~~~~~~~~~~~~~~~~~~~~~~~~~~~~~~~~
省委文明辦主任石建平微評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黃志麗
“依法公正審判,釋法說理取信”是黃志麗解開當事人之間的“法結”與“心結”的秘訣。她堅持又好又快辦案,年均辦理民商事案件數近500件,上訴率不到千分之三,無一發回重審,無一撤銷改判,無一申訴信訪,是公認的辦案標兵。
恪守司法良知,彰顯公平正義。她把群眾當親人,把奉獻擺在首位,將愛心延伸到庭外,她的工作室成了群眾家門口的“小法院”,身體力行傳播著法與德,小心翼翼修復每段受損的社會關系,在重塑道德基石中讓群眾認同法治精神,成為人民群眾信賴、滿意的基層法官。
“好法官,遇上您是我們的福氣”、“她,比自己的孩子還要親”、“法官媽媽,我再也不做傻事了”——當事人的每一句肺腑之言,見證了這位“全國優秀法官”、“最美基層法官”的“俠心”,她用真情和責任詮釋了法律的莊嚴和法外的柔情。
志于公平正義,麗于在心在行。黃志麗法官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出了百姓對法的敬畏、對善的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