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開展的各類型紀念活動層出不窮,即將舉行的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式也已進入倒計時。今天的我們,為何要以如此盛大而隆重的方式紀念那場轟轟烈烈的戰爭?它究竟給中華民族留存了哪些刻骨銘心的記憶?(8月17日中國文明網)
紀念抗戰要因地制宜,知因求果,在共同的因與果的探究與尋覓中找到自己的個性,形成自己的精彩,從而打造出自己紀念抗戰勝利工作的個性特色,讓紀念抗戰勝利成為我們的工作滋養,成為我們促進工作提升的重要平臺。
我們共同的因與果就是要銘記歷史,不忘過去,激發起今天的磅礴時代精神力量,實現我們的中國夢,為世界和平作出我們自己的貢獻,在這個共同的因果大環境下,我們還要因地制宜,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特有的原因與結果,從中找到激發我們個體奮發的力量。我們的一些大學校長給了我們有益的啟迪。
比如,大連海事大學校長孫玉清說,我們紀念抗戰,是為了銘記歷史,牢記那段海權旁落、海疆盡失的慘痛教訓。中國高等航海教育在民族飽受外辱、國運衰敗之際萌發創辦,一開始就肩負著“挽救航權,振興國運”的歷史使命,今天更肩負著服務海洋強國、海運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我們紀念抗戰就是要激發航運人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使他們始終胸懷維護國家統一、保衛藍色領土的豪情壯志。這就是從自己工作的那片領域找到了原因,從而樹立起自己應該的結果標準,那就是建設海洋強國,海運強國。這樣的因地制宜,知因求果,更親切,更可感,更個性,更能把紀念抗戰與自己的實際工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現實工作精神力量。
?
我們的大學如此,我們的各級政府也應該如此,在共同的主題下,找到自己的那份個性特點,比如河北圍繞自己的特點,搞了三個主題“慷慨燕趙·城破之殤”、“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抗戰紀行”,在這三個主題建設中,我們了解到了河北抗日戰爭的精彩,感悟了河北的偉大抗戰精神,形成了紀念抗戰勝利的河北特色,等等。紀念抗戰勝利,我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地方實際,找到自己工作激發點,從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效果,豐富我們的抗戰紀念活動。
作為公民也應該如此,我們應該通過挖掘自己身邊的故事,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用好自己的網絡平臺,探索紀念抗戰的原因,打造自己的紀念活動工作效果,讓公民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成為一道亮麗的生活風景,為紀念抗戰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
紀念抗戰要因地制宜,知因求果,每個人,每個地方,每個部門單位都應找到紀念抗戰的工作契機,展現自己的精彩,形成自己的個性,共同為紀念抗戰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只有這樣,才能更務實,更有實效,讓紀念抗戰活動的意義更豐富精彩,形成氣勢磅礴的時代精神力量。(尚同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