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花甲阿婆,獨自照顧腦癱女兒和智障孫子,堅強的她不愿多麻煩別人,求助海都報,只想有人能幫她修修漏雨的屋頂
愿脆弱的家 雨天不再被打濕
生活雖痛苦,但一家三人笑容依舊
東南網8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喻蘭 黃謹 文/圖)63歲的陳阿婆望著墻上那幅十字繡,笑了。十字繡是兒子阿斌繡的,說來奇怪,阿斌三十好幾的大男人,心思卻很細膩。這幅“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阿婆用玻璃框裝上,每天擦了又擦,她在等兒子回來。
此次向海都報求助,陳阿婆是想讓人來修修家里漏雨的屋頂。連日下雨,屋頂漏了好幾個洞,老伴還在世時,都是他爬上去修理,可現在,兒子也入獄了,家里沒個做體力活的男人,一遇上雨天,她只能把女兒阿薇、孫子小棋集中到一間不會漏雨的屋子里。
“別的東西沒關系,我希望屋頂能修一下。”
她是村里最苦的人
陳阿婆是泉州泉港區界山鎮玉湖村人,提到她,村干部直搖頭,“她是我們村最苦的人了”。
陳阿婆有一兒一女,但女兒阿薇從小患有腦癱,32歲的她,身材像10歲小孩般大小。兒子阿斌老實孝順,幾年前還開了租車店,娶上老婆,讓這個家有了些生機。可沒過多久,孫子小棋的出生,又給他們蒙上陰影。
小棋滿月時,被查出患有智力發育障礙,“我當時還不懂什么意思,以為長大了就會好”。小棋3歲了,還不會說話走路。這時,兒子阿斌又患上糖尿病。這個六口之家,3個是病號,兒媳婦熬不住,選擇離婚。不久,老伴也因病去世,接二連三的打擊下,這個家似乎要破碎。
見兒子心灰意冷,陳阿婆站了出來。“我帶腦癱的都帶得了,孫子放在家里我來帶,你放心去賺錢。”陳阿婆的堅強給了阿斌勇氣,他在泉港租了房子,找到一份班車司機的工作,帶著女兒小玲開始新生活。
她的堅強讓人動容
花甲老人,要干農活,要照顧一個腦癱病人和一個智障孩子,這似乎不可能的事,陳阿婆做到了。
3年多來,陳阿婆每天早上6點起床,先要花不少力氣,把女兒抱進特制的木椅里。從房間到客廳沒幾步路,但她感覺自己也越來越吃力,每次抱完都要休息幾分鐘才緩得過來。民政局也送過輪椅,但阿薇的雙腿萎縮嚴重,控制不住搖晃,老是摔下來,“我自己找木工做的這種椅子,30多年只換了4次,因為她也長不大”。
安頓好女兒,孫子也吵著要出去玩。“我不讓他出去的,怕他亂跑,也怕別的孩子欺負他。”把小棋關在房子里看電視,陳阿婆才能放心煮飯。喂飯才是最艱難的事,孫子比較乖,但阿薇的雙手總是亂揮舞,每次都把飯碗打翻,“我要一手抓住她兩只手,另一手喂她”。
阿薇每天坐在椅子上,大小便失禁。陳阿婆每天要給她換4次尿不濕,尿不濕開銷大,她找了好多店,才找到兩元錢一片的,舍不得多換,更舍不得女兒受苦,“早上兩次,晚上兩次,半夜也要換,不然她不舒服”。
她只有個小小請求
生活原本要這樣繼續下去,而命運又開了一次玩笑。今年初,阿斌駕駛的客運班車,在漳州發生翻車事故,造成乘客一死一重傷,最終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入獄。14歲的孫女阿玲也無人照顧,回到玉湖村找奶奶。
生活的重擔,這次完全壓在陳阿婆身上,一家四口,全靠她一人支撐。每月300元的低保金,加上幾十元的殘疾人補助金,是這個家的全部收入。陳阿婆沒有辦法,只能經常將阿薇和小棋關在家里,在六分薄田里努力耕種,“種些蔬菜、地瓜、土豆,偶爾拿去換幾個錢”。
陳阿婆患有高血壓,有幾次在田里干活太累暈倒,是被村民們發現送回家的。見阿婆生活艱辛,親戚們都伸出援手,“現在已經借了3萬多,9月孫女開學,學費已經不好意思去借了”。隔壁村有幼兒園愿意接收智力障礙的小棋,但3000元一學期的學費讓她犯了難,何況,孫女開學也要讀初一,“總之要讀書,我再想辦法”。
陳阿婆說,肯定有比她更困難的人,她不希望再麻煩別人,她只想將漏雨的屋頂修好,下次雨天來臨,這個脆弱的家不會再被打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12南安15歲少年照顧患精神疾病母親:媽媽,請愛我一次!
- 2015-08-12陳玉如:無怨無悔照顧多病的父親
- 2015-08-05郭淑敏:堅強母親照顧病患兒女 命運殘酷從不畏懼
- 2015-08-03明溪縣夏陽鄉良村村陳綿林17年照顧癱妻不離不棄
- 2015-07-27三明“最美志愿者”王桂珠6年來堅持照顧莫不相識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