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明網推出的“好人365”中,有這樣一群兒女,媳婦、女婿,他們是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的眼睛、雙腿、希望,更是父母長輩生活下去的力量、生活變得有滋有味的幸福保障。
筆者記者一位哲人說過,家是一個同心圓。筆者覺得,家這個圓要圓,必須要有圓心、還要有半徑,只有圓心和半徑不斷有力地向前畫線,這個圓才真正有支撐點。父母在,家這個同心圓就圓,為了畫好這個同心圓,無私好女兒陳玉潔12歲開始就勇挑家庭重擔,為了照顧父親,她放棄求學的機會,靠著自學、打工讓癱瘓在床的父親有了活下去的力量;“好小伙”馬釗,這位80后小伙“鐵肩”擔“父”責,為全家老小撐起一片天;“好媳婦”張桂琴,在她的悉心照顧下,今年89歲的婆婆不僅勇敢地與癌癥抗爭7年,而且還幸福地安度晚年;“好女婿”馬德善用板凳竹板搭起“孝心床”,8年呵護癱瘓岳母;“好兒子”陳相鋒13年為母暖被窩,被譽為當代孝黃香……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孝作為中華最傳統的道德,雖然必須在一定的社會人際關系中才能產生,而且離不開道德主體的主觀需要和社會需要。中國文明網報道的這些好兒女們、好媳婦、好女婿們,用他們日復一日的堅持,為我每當傳統孝道注入了新的內涵。是的,這些好兒女,為了照顧父母,他們可以數度推遲婚期,他們為了家庭幸福,可以放棄自己的幸福,“好兒子”彭程,這位“80后”小伙兩度辭工照顧癱瘓母親,重點大學畢業的他兩次辭去讓人羨慕的工作,寸步不離地守在母親的身旁;“好媳婦”茍增玉20年如一日照顧亡夫父母,用愛心撐起兩個家。他們是中華兒女的榜樣,是天下孝道的最美的傳教士、踐行者。是他們用心用情用愛為家畫上了同心圓,為父母長輩撐起了蔚藍的天。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都是鮮花和美酒,家庭也隨時會遭遇風雨,但是只要我們做兒女的,能像這些好人一樣,為我們的長輩撐起一把保護傘,那么無論多大的風浪,也不會動搖我們這個“圓心”,就像“好女孩"曾菲菲一樣,會用稚嫩肩膀撐起五口之家,而且自力更生養家上學兩不誤,因為勇敢擔當就是克服一切困難的力量。困難,會在我們的努力下,變得渺小。相反,家這個“圓”還會在我們的手中越畫越大,越畫越圓,越畫越堅固。
新時代,我們如何傳承孝道?如何讓父母安度晚年?我們不妨來真心地學學中國文明網好人365中的這些好女兒們,那么,我們的也用能自己的雙手為我們的父母創造更多幸福和美好來。(金鵬)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12城廂區各社區(村)立榜點贊好人好事
- 2015-08-04明溪縣“道德模范故事會”進社區傳遞好人故事
- 2015-08-03“好人榜”為中國脊梁增高增強度
- 2015-08-03點贊身邊軍人 傳承“好人”價值
- 2015-08-03"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7月"好人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