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貼意救助困難戶
送走了來訪的居民之后,蔡紅英又忙不迭地收拾東西出門去看看社區居民。社區里有一戶困難家庭,丈夫癱瘓在床,到了中年的兒子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經濟收入的妻子一個人要養一個家,生活特別貧苦。早年得知這家人的狀況后,她積極為他們家申請低保,幾乎每隔三兩天就要到家里看看,為他們送點生活用品。
“居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那年剛當上社區黨支部書記,她就接手東街拆遷安置的重任。她帶領幾個居委會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了解群眾的利益需求,在奮斗了1000多個日夜后,順利完成了375戶拆遷戶的拆遷和安置工作。如今社區居民們都住進了寬敞的安置房,提到“蔡書記”,他們都贊不絕口。
“社區居民就像我的家人,家人需要我,我就去幫,從不想有什么回報。”她曾找到一個臺灣的企業家,幫助解決社區多名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問題。25年來,她的足跡遍布東升社區每一個角落,居民的煩心事兒、麻煩事兒、困難事兒,她全部記在心上。她的生活就在居民的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中一天天度過,社區的面貌也在這些動人的故事中一天天改變。
讓社區老人老有所樂
東升社區的老人協會里異常熱鬧,幾十名老人身著艷麗的服裝在排練著一個節目。原來,這是在泉州已名聲在外的“大鼓涼傘”隊,蔡紅英告訴我們,這支隊伍受邀參加全國青年運動會的開幕式表演,老人們正抓緊排練。
在廣場的另一邊,記者看到另一支老人隊伍正在唱南音,一旁的一位老人忙著指揮。她就是東升社區的老“管家”李妍治,從社區黨支部書記崗位上退休后擔任社區老人協會副會長。對于二十幾年來社區發生的變化,李奶奶對蔡紅英更是夸贊不停。“當年把社區交給紅英,我們都做對了。”她說,現在社區以老人的養老事業為重,給予老人們很多的福利,老人們在這里真的是老有所樂。
在蔡紅英的心里,一直清楚社區里有1210名老人,讓老人們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必須是社區的工作重點。在她的爭取下,社區重新裝修了6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為社區老人提供了一個集休閑娛樂和健康保健的場所。如今,東升社區的養老工作已經走在了全市前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15泉州“最美志愿者”林克新:愛在路上 永不停息
- 2015-08-11漳平將用五年打造留住鄉愁最美傳統古村落
- 2015-08-11爭做“最美新羅人” 傳遞社會正能量
- 2015-08-10石獅市評選92戶“最美家庭” 傳遞和諧美好正能量
- 2015-08-03莫用“最美”遮擋文明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