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監管,做到“四優先”。一是安全上優先教育和監管。優先對留守兒童進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幫助他們牢固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學習上優先幫助和輔導。從學習方面對留守兒童逐一分類研究,責任落實到每一位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具體分析學生的學業情況,制訂學習幫助計劃,明確幫助的時間、內容和方法;三是生活上優先關心和照顧。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關心留守兒童的衣食住行,全方位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四是活動上優先參與和指導。依據留守兒童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文體活動,精心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豐富留守兒童的校園生活,開拓他們的視野。以“法制宣傳年”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法制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留守兒童的法律意識。廣泛開展自我保護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著力推動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深入開展,將法制教育、自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學內容,堅持定期家訪,特別注重留守兒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深化“鄉村少年宮”建設,充分完善“鄉村少年宮”關愛農民工子女的陣地功能,并依托現有的青少年活動場所,聯合相關部門,積極開展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并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風氣,讓更多留守兒童在關愛網下健康快樂成長。
建章立制,做到“三溝通”。建立密切與留守兒童父母的溝通、密切與第二監護人的溝通、密切與留守兒童的溝通機制。班主任、任課教師或代理家長每周要與幫扶的留守兒童談一次心,掌握思想動態;每月指導留守兒童給父母寫一封書信或通一次親情電話,增強情感交流;學校每學期向留守兒童的父母通報一次學習成績,肯定學習收獲。定期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親子書信交流、做環保小衛士、服務敬老院、寒暑假探親等活動,幫助留守兒童在互動的親情、友情、愛心中健康成長。鼓勵有留守兒童的外出務工家長返鄉創業,從源頭上減少留守兒童數量。
有效對接,做到“雙管理”。建立完善班主任和“代理家長”的“雙管理”制度。各中小學、幼兒園均成立“代理家長”志愿者服務隊伍,“代理家長”每月進行一次溫馨家訪,加強聯系,充分發揮“代理家長”的管理和指導職能,提高對留守兒童的教育水平;班主任在平時工作過程中真實掌握留守兒童家庭背景、思想表現、掌握學業成績、日常行為表現等,與“代理家長”密切協作,共同管好留守兒童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07南安開展“共享藍天·共建和諧”關愛兒童主題活動
- 2015-06-02上杭縣開展“關愛兒童·健康成長”宣傳咨詢服務活動
- 2014-06-03寧化縣各地開展豐富多彩活動 關愛兒童健康成長
- 2013-06-04霞浦縣開展慶“六一”關愛兒童義診活動
- 2013-06-03過"六一"龍海社會各界關愛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