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今年以來,石獅在全市范圍內啟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厚養薄葬,提倡喪事簡辦。今年6月底,石獅在全市發出通告,要求自7月1日起,全市嚴格執行文明辦喪的規定,重點提出了“限時”、“禁賭”、“禁炮”、“治堵”四條文明辦喪要求。此舉得到了石獅廣大市民的贊成和支持,自7月1日至7月31日,石獅共151例正常死亡案例,辦喪時間全部在5天以內,并符合文明辦喪規定要求,無一違規。
泉州晚報記者 溫文清
喪事簡辦 一個社區三年節省1200萬元
最近一個月,石獅鳳里街道大侖社區共有三位老人去世。喪事全部在5日內辦完,辦喪期間,三戶居民一律以咸飯菜湯招待親友,并取消了“水雞”、“樂子”、“章牌”等賭博行為,出殯時,連吹打奏樂隊伍也控制在5陣以內。
石獅是一個傳統觀念比較重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窮的人比較多,按照風俗人去世到三年要辦四次宴席,很多人辦不起,不僅如此,客人吃剩的一般都要當天清掉,很浪費。”一位村民對記者說。為此,早在很多年前,大侖社區群眾就自發倡導喪事簡辦。
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2011年的農歷七月,大侖社區東頭自然村的蔡文虎、蔡清峰、蔡世懷、蔡維謀等多人像往常一樣聚在一起泡茶聊天,那天剛好社區一位老人去世,也是他們很熟悉的朋友。按照閩南風俗,那幾天晚上他們都得去坐坐,而且從“送草”到出殯要吃三次宴席。
一想到這,蔡文虎等人就覺得閩南辦理喪事的一些風俗太浪費了,給社會造成極不好的影響,“要不我們自己發動,這也是一件惠民的實事啊!”其他幾個人異口同聲表示同意。
隔天,他們就打電話詢問東頭自然村六七個房頭的相關人員是否愿意共同推動喪事簡辦,沒想到獲得大家的一致同意。當晚召開了由70多個人參加的移風易俗商討會,東頭自然村決定從農歷八月初一開始推行喪事簡辦:“免去送草宴席、中齋宴席(出殯前一晚)、出殯當天宴席、三載宴席(三年祭),四場宴席一律改為咸飯菜湯,出陣數控制在五陣內,花圈控制在10個內。”同年,大侖社區另外三個自然村對山、后塘、陳厝的居民群眾也紛紛效仿,整個大侖社區喪事期間一律以咸飯菜湯請親朋好友,并捐資公益。
據了解,三年多來,簡辦喪事為大侖社區廣大居民群眾節省近1200多萬元,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08福州文明辦主任張學勇:運用先進網絡平臺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 2015-08-08“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征集 24件作品獲獎
- 2015-08-08285支志愿者隊伍服務青運 四大工程推動持續文明
- 2015-08-07激情廣場大家唱 傳播文明新風
- 2015-08-07廈門18商場響應文明乘梯 將設文明乘梯提醒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