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黨員干部聞“風”而動 抗臺救災人人都立“軍令狀”
福建莆田抗臺救災見聞
新華社福州8月9日電(記者董建國)彤云密布,陰雨時疏時緊,狂風撞擊著高樓和行道樹,發出嗚咽之聲。市區隨處可見大樹被攔腰折斷,一些道路兩邊的廣告牌被吹得稀爛……今年第十三號臺風“蘇迪羅”登陸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沿海,裹挾風雨帶來一片狼藉。
9日,記者在莆田市看到,各級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展開災后自救。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蘇迪羅”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3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70百帕。據莆田市防汛辦主任陳東風介紹,“蘇迪羅”威力猛、雨量大,據當地氣象部門測定,在臺風登陸前的8日下午,涵江區測得最大風力有16級(53米/秒)。
強臺風帶來了嚴重災害。據莆田市防汛部門統計,截至9日8時初步統計,總計54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5萬多人,房屋損壞2200多間,農作物受災面積8萬多畝,漁排、池塘養殖面積1200公頃,16個鄉鎮停電,影響群眾87萬人。
“此次大臺風全市沒有一個人死亡,全市6萬多名黨員干部聞‘風’而動,奮戰在抗臺救災第一線,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立下‘軍令狀’。”莆田市委書記周聯清從莆田市防汛辦走出來,紅腫著眼睛說,“作為抗臺主戰場,莆田市要求所有黨員干部圍繞‘不死人、少損失’的目標,力爭為群眾筑起一道道堅固的‘擋風墻’。”
據周聯清介紹,在臺風登陸前,莆田轉移工作涉及各家各戶,不留任何死角。為此,當地各級領導干部按應急預案和掛鉤責任制,分頭到各個縣、鄉、村駐扎下來,各級干部及時進村入戶,包戶、包人、包庫、包堤、包閘。“全市465個地質災害點,只要有一絲的風險,也要把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去。”
據統計,截至9日8時,全市已轉移人口近7萬人,地質災害點、漁船和漁排上的群眾全部轉移到位。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22福建多地持續遭遇強降雨出現災情 各地眾志成城抗災
- 2014-05-20延平區700民兵預備役迎戰防汛抗災第一線
- 2013-01-04全國交通行業抗災保通先進集體
- 2012-11-24愛子在搶險中失蹤 父親強忍悲痛上一線抗災
- 2012-11-24抗災英雄譜 生命的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