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梅,現任永泰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入伍34年來,林金梅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扎根條件艱苦的農村基層法庭15年,辦結各類案件2100余件,調撤率達85%以上,無一錯案、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
入伍34年來,林金梅始終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扎根條件艱苦的農村基層法庭15年,辦結各類案件2100余件,調撤率達85%以上,無一錯案、無一超審限、無一引發上訪。她清正廉潔,無私奉獻,憑借過硬的辦案能力與其自創的“雙贏三心四法”調解模式,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贊譽,被山區人民親切地稱為“金梅姐”。她先后被授予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全國法院先進個人、福建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優秀法官、省優秀女法官、省巾幗建功標兵、法院系統調解能手等多項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在全省法院系統做先進典型報告,《福建日報》、《福州日報》、《閩都法官》、《福州組工通訊》、福州電視臺等媒體對其先進事跡進行報道。
真情司法,為群眾遮風擋雨當“知心人”。林金梅在30多年的工作中,有一半的時間在基層人民法庭。2004年5月,她來到福州市最邊遠的嵩口人民法庭主持工作。嵩口法庭距永泰縣城57公里,轄區內村(居)大多分散在崇山峻嶺之中,交通不便,條件艱苦,社情復雜。當時,林金梅家在縣城,孩子尚小,家中有年過七旬、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婆婆,公公中風癱瘓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作為長女、長媳,她的肩上承受著旁人無法體會的重擔和壓力。面對家人和親朋好友的勸阻,林金梅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法官,服從組織安排是一種基本的覺悟。于是,她毅然舍棄“小家”,到基層服務山區群眾這個“大家”,這一干,便是七年。
剛到法庭,條件比想象的還要艱苦。法庭辦公大樓破舊,一下雨屋頂就漏水,墻壁土灰碰一下便掉落。為了改善辦公條件,她多方籌措資金,先后兩次加固、裝修了辦公樓。為更好了解基層群眾,到法庭后,林金梅就帶領干警下鄉走訪,詳細了解當地群眾的經濟來源、鄉規民俗。通過走訪,她深刻地體會到農村群眾的疾苦和法律知識的匱乏。于是,她以便民服務、送法下鄉為切入點,專門在法庭設立了便民服務窗口,推出上門立案、電話預約立案等服務。為了讓群眾少誤工,少跑一趟,嵩口法庭在轄區的5個鄉鎮設立巡回辦案點,定期開展上門立案、巡回辦案。一次,轄區村民因土地使用權發生糾紛,雙方矛盾激化。得知這一緊急情況,林金梅午飯沒吃,就帶上干警趕赴現場開展調解。她以法釋理,情理交融,耐心做思想工作,并決定親臨現場勘查。途中需經過一條溪流,恰好又下起了大雨,上游極有可能暴發山洪。村干部勸法官們改天再去,但林金梅看到案件調解已經出現一線轉機,不愿錯過時機,便用村民自制的竹筏,渡到對岸。待現場測量完畢,溪流已暴漲。返程時,他們剛渡過湍急的溪流,溪水就混雜著黃色泥沙傾瀉而下,在場的人都不禁后怕。正是林金梅這種處處為群眾著想、便利群眾訴訟的精神,贏得了山區干部群眾的認可,也與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柔情法官, 巧手調解煉制和諧“良藥”。服務大局,司法為民,是林金梅矢志不渝的信念。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溫和與每一位當事人交流,引導他們分析原因,化解糾隔。她長期扎根基層,總結出“雙贏三心四法”調解模式,即堅持雙贏價值取向,通過熱心的接待調解對象、耐心的參與調解過程、滿懷信心的調解糾紛,結合圓桌談心法、過錯分析法、冷熱處理法、親情感化法,促使調解工作順利進行。
老百姓對金梅法官的信任是一種可貴而又值得發揚的力量,為了最大化這種百姓的信任進而回饋給老百姓,2012年5月,永泰法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金梅法官調解室”,推廣“雙贏三心四法”調解經驗,開展訴前調解、婦女維權和普法宣傳等工作。如今50有余的她,繼續帶領著調解室7個成員,本著“誠為本、和為貴、調為先”的工作理念,參與調解或促成撤訴案件1000余件,開展法律宣傳和幫扶活動25場,提供法律咨詢1300余人次,糾紛調解最快可在1小時內完成。2013年7月,“金梅法官調解室”靈活運用“冷熱處理法”和“過錯分析法”,先后5次上門調解,成功化解一起因拖欠汽車修理費引發的承攬合同糾紛,幫助汽車修理廠討回全部被拖欠的合同款。8月,調解室訴前調解一起涉臺撫養糾紛時,準確找到“當事雙方都關愛孩子”這一開啟雙方“心結”的鑰匙,運用“親情感化法”,為雙方創造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動之以情,僅一小時,便促成雙方對孩子的撫養重新達成協議,減少了當事人異地訴訟之累。
一槳推得千帆進。在林金梅的榜樣示范下,該院大力推進“大調解”格局建設,先后與公安、工商、消協、住建等11個單位聯合出臺18項訴調對接制度,強化人民調解組織、“無訟村居工作室”、物業糾紛法律服務調解站等訴調平臺作用,形成“多調解、慎判決、重效果、少信訪”的和諧司法格局。調解室出色的工作受到省法院馬新嵐院長的高度評價,永泰縣委書記專門作出肯定批示,福州中院發文在全市人民法庭推廣,人民網等媒體進行了大篇幅報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成立專門的“金梅法官調解室”,從一個人到一個團隊,擁有同一種“便民服務”精神氣質的集體,為老百姓服務的力量更強大,百姓獲益更多。而林金梅本人對“金梅法官工作室”取得的成績和衍生效果,則表示道:“這只是以我的名字來命名,其實是一個團隊。大部分工作是團隊成員一起在做。”
傾心崗位,服務一線甘當審判事業“老黃牛”。2010年12月,林金梅從邊遠的山區法庭調整至法院機關任政治處主任,分管機關黨建和工青婦。她以人為本,將枯燥的政工工作抓得有聲有色。在院黨組的統一領導下,為實現“建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目標,努力作好隊伍建設這篇大文章,林金梅與其他人一道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了全面提升干警的綜合素質,她把開展政治理論學習與審判業務學習、崗位“大練兵”結合起來,開展了創建“學習型”法院活動,鼓勵干警參加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根據外地青年干警和女性干部“兩多”的情況,她提出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和婦女工作委員會,開展了系列青年志愿活動。她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收錄匯編各類制度56個,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干警心中,進入干警家中”的目標和要求,率先推行了思想政治工作責任制,建立談心談話誡勉制度,積極開展生日祝賀等“送溫暖”活動,充分發揮干警家屬親友的監督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八小時”以外,構筑了第二道防線。
林金梅的心一頭連著法院,一頭連著群眾,她恪守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官”的原則,以她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唱響了“人民法官為人民”的職業道德贊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05方國平:見義勇為抓兇手 受威脅也不退縮
- 2015-08-03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安溪三勇士獲贈免費公交卡
- 2015-07-15刀下護仨小孩 礦工見義勇為獲認定
- 2015-07-15《保護仨小孩 被捅了兩刀》續:礦工被確認見義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