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8月3日訊(通訊員 馬斌)7月27日,在龍巖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大會上,永定區領取“第四屆省級文明縣城”獎牌。7月6日,永定獲評“省級文明縣城”,當月1日,該縣還獲評“省級生態區”。
長效機制 “五城同創”強力推進
相隔5天,兩項榮譽的摘得,標志著永定“五城同創”取得成功。
在加快轉型升級的時代大背景下,永定提出了經濟轉型綠色發展的戰略部署。但轉型面臨重重困難,如何把握機遇、突破瓶頸?在2013年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時,永定區委區政府提出同步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生態縣城”“省級森林縣城”的“五城同創” 目標,推進五大城市體系的建設,助推全縣轉型發展。
“五城同創”是一項長效工程,為推進創建,永定區把“五城同創”作為一件重要工作來抓,區委書記劉先裘親自掛帥,任創建組長,重大問題及時決策、重要工作及時部署。如在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時,該區成立了由區長任組長,宣傳部部長任常務副組長,四套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領導機構,確保“創衛”工作有效推進。
正是建立健全了長效機制,該區各項創建工作有序推進,成效明顯。2013年11月29日,永定被評為“省級園林縣城”;2014年1月6日,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同年12月23日,被評為“福建省森林縣城”。
創城興業 破解產業轉型困局
7月1日,位于城區的永定互聯網產業孵化園暨軍民融合創新孵化園開園。孵化園聚合了豐富的線上線下資源,具備“孵化、提升、加速”培育扶持功能,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目前,已有46家電商企業(含個體戶)入駐。???
汽車機械制造業是永定產業轉型所培育的新興產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曾經一度支撐永定縣域經濟發展的煤炭等傳統資源型產業,因不可持續及帶來生態破壞,被嚴格限制,但也導致了永定發展減緩。為破解產業轉型之困,永定區委區政府提出“雙龍齊舞、五馬奔騰”511產業發展工程(機械制造、文化旅游、傳統礦業、高科技信息產業、光電光纖產業、商貿物流產業、現代農業),助力產業實現新躍升。
“五城同創”在助力產業轉型方面,品牌效應凸顯。在“省級生態縣城”考核驗收時,考核組認為,近年來,永定轉型升級頗有成效,實現了綠色發展。目前,永定的資源型產業比重由原先的80%下降至54.2%,機械制造業已經躍升為永定第一大工業產業。文化旅游產業方面,文化項目花香蝶來,先后引進夢幻土樓、客家古鎮等34個文化旅游項目,總投資200多億元。土樓景區游人如織,據統計,上半年,旅游總收入19.49億元,逼近20億元,同比增長16.1%。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