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體系的萌芽與成長,與廈門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廈門和福建對生態文明的思索和實踐,一直以來引領著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明確提出要“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優美、清潔、文明的海港風景城市。”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市調研時提出,“廈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原來基礎也比較好,希望你們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庇纱耍瑥B門創建生態市開啟了由“綠色廈門”到“生態廈門”的建設歷程。
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特色鮮明的濱海城市,廈門經濟特區創立以來,始終堅持“生態立市、文明興市、保護優先、科學發展”的基本方針,秉承“發展與保護并重,經濟與環境雙贏”的原則,以創建國家生態市為抓手,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探索,將生態文明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之中,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協同發展。
廈門創建國家生態市歷經13年,這也是廈門人認識、探索、自覺和踐行生態文明的13年,并一路留下了踏實的足跡。2005年-2008年中共中央編譯局與廈門市委市政府聯合開展的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重大課題,就對廈門的實踐與經驗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求是》雜志二次宣導廈門探索生態文明所形成的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廈門的經驗被認為“富有創新性、反映規律性、展現系統性、具有示范性”。
近年來,隨著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宏偉篇章的徐徐鋪開,正譜寫著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在國家生態市創建進程中,廈門結合新形勢新任務,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努力構建持續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溫馨宜居的生態環境體系、和諧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規范高效的生態執法體系、創新完善的生態保障體系。“兩個百年”的發展愿景和“五個城市”定位,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的城市發展戰略,使轉型發展中的廈門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攀上國家生態市的新高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31創建國家生態市 廈生態文明建設唱響發展"最強音"
- 2015-07-24明溪縣紫云村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 舉辦村級文化節
- 2015-07-22烏龍江大橋南側打造生態文明路 全線18.485公里
- 2015-07-20沙縣: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沙縣模式”
- 2015-07-08建設生態宜居城區 建設生態文明豐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