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媒體采訪團深入臺灣社區交流 志愿服務添活力
共同努力
他們用心服務社區
走進臺北忠順里社區,圍墻上的彩色壁畫、地板上的馬賽克拼貼畫讓整個社區靈動又文藝,這背后凝聚的都是志工的汗水。社區里一條原本骯臟雜亂的小巷,在改造中,由志工參與執行制作,他們頂著烈日為灰暗的墻面繪上彩色花鳥,為新修的道路貼上彩色馬賽克瓷磚,打造出一條“超乎想巷”。改造完成后,多年來環保志工始終負責著日常維護清潔,巷道干凈整潔、煥然一新,搖身變為附近孩童上下學的重要通道。
很快,這條“超乎想巷”就將在廈門九竹巷復制,成為兩岸交流和友誼的見證。今年年初,思明區鎮海社區與忠順里簽訂交流合作意向書,“九竹巷跟忠順里的環境有很多相似之處,創意裝飾后,這里的老舊巷子可以提升社區人文環境。”忠順里里長曾寧旖還說,志工是社區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要鼓勵更多民眾加入志工服務行列。
志愿接力
年輕學生發揮力量
兩岸社區建設中,值得欣喜的是,年輕的力量正在為志愿服務隊伍輸入源源動力。忠順里社區街道的墻面上,留下了臺灣戲曲學院、臺北景文高中學生們協助彩繪的印記。在臺北劍潭里社區,來自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實踐大學的大學生積極走進社區服務幫助,培育起社區意識。
放眼廈門,與劍潭里社區結成合作共建關系的思明前埔北社區創新探索出招募廈門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設立“愛心課堂”的做法,為社區孩童免費提供課業輔導服務。今年以來,團市委立足社區培育“鄰里青年匯”,廣泛發動6區青年力量投身當地共同締造行動,每到周末,來自集美高校的大學生志愿者就會走進集美康城社區,手把手免費教小朋友們畫國畫、做軟陶,為社區里的中老年合唱隊、舞蹈隊做義務培訓指導。社區的建設因這股朝氣而更具活力,志愿服務的精神不斷傳揚延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7-25明溪縣文明單位開展為志愿者“送清涼”活動
- 2015-07-25海滄兩岸義工聯盟招募“護童天使”志愿者
- 2015-07-24青運“志愿者之家”近300名志愿者奉獻貼心服務
- 2015-07-24臺江社區志愿者服務協會登記注冊工作全面展開
- 2015-07-24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組織志愿者進消防大隊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