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琳斌)將樂縣萬安鎮翔安小區是2010年閩西北“6·18”特大洪災災后集中重建的居民安置點,安置了4個鄉鎮12個建制村的269戶重建戶,是一個典型的鄰居不同村、隔壁不同鄉的混居型農村社區。
在這個“聯合小區”,73歲的熊世德老人德高望重。夏花絢爛的日子,記者來到他家,只見幾位婦女正在客廳幫他收拾農作物。社區支部書記張流發介紹說,老熊是萬安鎮萬安村人,原來在村里做事就公道正派,很有威望,搬到小區以后照樣熱心。地頭沒個休息的地方,他帶頭義務出工,發動大家一起建了一座亭子。小區哪戶人家有紅白喜事,他都會主動上門幫忙?,F在,每天最少有兩位鄰居主動過來幫他做事。
老熊告訴記者,剛住進小區時,大家彼此都不認識。他的左鄰是萬安鎮良坊村的村民,右舍是安仁鄉的村民。他每天在家打了擂茶,就請鄰居過來喝茶聊天,慢慢地,大伙都熟稔起來了。
隔壁黃大嫂對記者說:“大人到地里干活,沒有人看小孩,就把小孩放到老熊家?,F在小孩經常自己跑去他家玩?!?/p>
張流發說,小區把老熊家當成中心戶,不時在他家放點瓜子、果點、擂茶,讓他招待大家;有新的政策,常常先跟老熊通氣,他再跟周邊的住戶交流,效果很好。小區里發生糾紛,只要老熊出面調解,當事雙方都會樂意接受。
在鎮里的“創十星評十戶”活動中,老熊被大家評為“好鄰里”。據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將樂在全縣開展“創十星評十戶”和“十星級文明村”創建活動,一直堅持至今。張流發說,由來自十里八鄉的居民組成的翔安小區,能夠成為一個和諧的新型農村社區,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創十星評十戶”活動。
萬安鎮還在小區成立了鄰里中心和鄰里中心黨支部,中心配置老人活動室、農家書屋、便民服務點、調解室等,為居民熱心服務。在黨員和老熊這樣的熱心人帶動下,社區文明健康,和睦友善的風氣越來越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1石獅市陽光太太親善志愿者服務隊
- 2013-10-31內地女星姚晨被任命為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
- 2012-09-05李曼紅: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