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媒體采訪團深入臺灣社區交流 志愿服務添活力
臺北忠順里社區,志愿者改造了一條原本骯臟雜亂的小巷。
廈門日報訊(文/特派記者 衛琳 圖/特派記者 張奇輝)“我們的社區營造主要是依靠志工的力量?!比涨?,由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廈門媒體臺灣社區行采訪團在深入臺灣社區交流時,不止聽到一個社區里長如此強調。志工,即我們熟悉的志愿者,他們不求回報,甘愿付出時間和精力去服務社區建設和社區居民,這股志愿服務力量不僅活躍在海峽對岸,在廈門同樣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走出家門,以他們的熱心、愛心和專長自愿奉獻己力,匯聚成共同締造的強大合力,成為美麗廈門溫馨社區營造中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志愿服務
鄰里互助溫馨和睦
十幾年前,畢無量剛當上臺北劍潭里社區里長時,社區里老舊建筑廢棄,巷道內雜草叢生、垃圾亂丟。他說:“那時社區只有三四名志工,我呼吁籌組志工隊,越來越多里民自愿參加。”在志工的協助下,原本破舊廢棄的幼兒園教學樓被重整為社區活動中心,街角巷弄實現了綠化改善和清潔維護。
畢無量說,目前劍潭里的志工不僅分為環保志工隊、保健志工隊、居家服務隊等,還推行志工責任認養機制,社區綠化屋頂、花園的澆水維護,社區巷道、廁所的清潔衛生工作均由志工和里民認養,社區發展有了永續動力。
友愛奉獻的新風處處吹拂,在廈門,全市有45萬余人在市志愿者聯合網上實名注冊為志愿者,全市有“思明城市義工”、“兩岸義工志愿行”等眾多特色志愿團隊,常態化活躍在街頭巷尾、社區內外。在海滄海發社區,說起志愿者,社區老人王全官說:“買了大米提不動,志愿者幫我們扛上樓;頭發長了,懂理發的志愿者上門幫我們修剪;時常都有志愿者上門看望我們。”
志愿服務讓居民對社區建設有所貢獻,找到認同和自豪,讓社區鄰里互幫互助,溫暖和睦。交流中,廈門志愿者參與服務的故事,讓臺灣社區里長們紛紛點贊他們的奉獻精神。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07-22福安設立“青年志愿服務驛站”推出多項便民服務措施
- 2015-07-20三“兄弟”自費30萬元 建起助殘志愿服務平臺
- 2015-07-17翔安區"鄰里守望 助學圓夢"志愿服務啟動儀式舉行
- 2015-07-17全省志愿服務信息化建設專題培訓班在榕舉辦
- 2015-07-15莆田學院大學生志愿者赴荔城區開展“三下鄉”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