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點贊”,最早是國內一家集校園活動和公共事務創新為一體的新型籌資平臺。后來,點贊成了微信設置中一種互動功能,用戶每發一條信息,該信息的下面有一個“拇指”形狀的按鈕,用戶用鼠標單擊按鈕,表示點贊成功。
為加大對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學習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由中國文明網牽頭,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各大媒體網站開展的“點贊道德模范”活動已全面啟動。
筆者認為,給“道德模范”們點個贊,旨在通過發揮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引領市民廣泛參與道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社會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正能量。當一個人的贊美變成一群人乃至整個社會的贊美,就會成為牢不可破的誓約,堅不可摧的力量。
不知大伙想過沒有,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們學雷鋒做好事,那時候都是很真誠的;1976年,毛澤東主席與世長辭,坊間百姓痛不欲生……因為我們不是天生的冷血動物,惻隱之心本來人人皆有。過去,社會上之所以一度出現“路遇老人摔倒,扶還是不扶”這個簡單的問題,除了主客觀原因外,很多人還很糾結。因為近幾十年,有些人都變成了“經濟動物”,在道德精神方面花費的精力比較少,有“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現狀,除了主原因也是必然的結果。
因此,在社會轉型的非常關鍵時期,我們在大力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鼓勵全社會積善成德、明德惟馨時,不能僅停留在蜂擁而至的點贊上,關鍵要把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化作“后進生變上進生”的不竭動力。長此以往,在點贊環節上停止不前,甚至無動于衷,很有可能滋生了與微信用戶諸如見啥點啥的“點贊黨”、“點贊狂魔”。在朋友圈中經常看到,親人離世本為人生一大悲事,微信下面居然不乏點贊者。這不僅傷害了遭遇者的感情,也是對逝者的不尊重。類似不文明行為不僅不時尚,反而是一種文明的倒退,它極度缺乏人文關懷和道德準則。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所以,在公民當中形成學習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濃厚氛圍,必須始終把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