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12歲的周美玲冒著生命危險,在車輪下勇救3歲男童,男童安然無恙,周美玲卻身負重傷,經過多次手術才脫離生命危險。12歲的周美玲能在危險來臨時做出如此英雄義舉,彰顯了當代青少年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精神面貌。很快,這一英雄壯舉得到了省市乃至國家級媒體的持續關注,秉承著發揚雷鋒精神,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目的,來自主流權威媒體的宣傳報道更深刻的展示了這位“當代小雷鋒”的人性之美、善良之舉。(中國文明網)
“小雷鋒”周美玲救人義舉并不復雜,沒有思想的掙扎,沒有躲躲閃閃,只是救人,簡簡單單?;蛟S在事后,我們可以附加給她很多價值,高尚,奉獻,擔當,等等,但這些價值是我們的拔高,并不是她救人一瞬的想法。如果救人時,有太多的價值考量,恐怕就不會有那樣的“英雄”之舉了吧。
聚集“小雷鋒”,學習“小雷鋒”,我們應該關注她的“簡單”,從而才能做個“極簡”好人。
做“極簡”好人,要有“想得少”的精神?,F代人太關注“等價交換”,太注重“公平”,于是就少了份甘于奉獻的精神。把一切與“明碼標價”,雖是一種透徹的進步,但物欲太重,人情就變得淡了?!靶±卒h”周美玲因為年少,所以這些物質的考量并不多,“想得少”,所以才“來得及”?;蛟S她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要去救人,救人的后果是什么,但就只是簡單的想救人,因為家長和學校都這么教育,見義勇為是美德,所以就是這么簡單的把好事做了。
做“極簡”好人,要有“不打折”的行動。“學雷鋒,做好事”,這是一句完整的話,不能隔離開來。但有些人僅僅止步于“學”,對于好事的理解很透徹,但做起來卻“打了折”。當然,“學雷鋒”成本是低廉的,學學也沒壞處,但“做好事”是需要付出的,或者成本是高昂的,于是,“學”是一回事,而“做”就成了另外一回事。
“學”與“做”脫節,讓好人打了折。“小雷鋒”周美玲,美德教育學得好,而且也做得好,學得用心,想得純粹,做起好事也便自然許多。
我們這個社會,有太多“想得少”、“做得多”的好人,簡單、干凈、清澈、明亮,沒有那么復雜的情緒,沒有表現出高度的物欲,如冬日暖陽,如夏日涼風,帶給人們的不僅是陽光灑落、風吹過處,還有簡單到入心入腦的感動。我們聚集“小雷鋒”,不是只是為了“聚焦”,而是要向她學習,做一個“極簡”好人。(陸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