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高考結(jié)束。遼寧大石橋市一名于姓考生10日凌晨離家出走,14日他的遺體出現(xiàn)在河中,警方認定其自殺。另據(jù)報道,6月13日,大連一位高考生跳樓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22日,一名四川考生查詢成績后,割腕、喝農(nóng)藥自殺,而她的成績離理科三本線僅差6分。對于高考失意學(xué)生輕生的悲劇,數(shù)位接受采訪的心理專家及中學(xué)校長說,這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部分青少年因為一些小事而選擇輕生,這說明高考失意學(xué)生群體心理狀態(tài)堪憂,凸顯了教育評價標準的單一化以及抗挫折教育的缺失。
高考揭榜,意味失意考生災(zāi)難的來臨,接二連三發(fā)生的因為考試失利而選擇輕生的事件,不能不叫人憂心忡忡,發(fā)人深省。
人生好比一場馬拉松比賽,高考才剛剛拉開這場人生比賽的序幕,高考失敗了,人生就失敗了?未必。那只是暫時性的落后,其實,現(xiàn)實中高考失敗然后反超的例子不勝枚舉。高考失敗,算不了什么,何必耿耿于懷,將高考成功與否看得那么重?只有鼓足勇氣重整旗鼓才是。高考失敗就輕易的退場,就是懦夫一個,是一種極大的屈辱。高考失敗就尋死覓活就大錯特錯了。
高考失意輕生,將生命之重看得如此之輕,情何以堪?輕生是一種自私的表現(xiàn),生命未必屬于擁有生命的本人,生命屬于父母,屬于家庭,屬于愛他的所有人,人的生命是大家共同擁有的。高考失意輕生不是大義凜然,不是一了百了,是無情無義,其實,根本就不配到世上空走一回。
筆者認同,高考失意即輕生缺少教育,特別是抗挫折教育,"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困難就這樣容易被擊垮,實在是可笑可悲。學(xué)校、家庭和社會都得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不僅僅教給他們書本知識,還要教給他們社會知識,同時,訓(xùn)練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尊重生命,這樣才能正確面對將來的社會。
僅有針對孩子的教育還不夠,實際上還需要有針對家長的教育,比如,抗挫折教育。在中國的家長眼里,似乎孩子都是為高考而生,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幾乎竭盡所有,豁出去了。高考在中國已經(jīng)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是全家人齊上陣。家長在陪護孩子參加高考時,甚至比孩子還緊張,有家長緊張得暈倒在考場外。孩子的高考似乎被認為是家長的唯一,是其全部。孩子的高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可以說,這既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家長自己,或者是為了家長那點可憐的臉面。家長們不妨算一筆賬,即使高考擴招,高考升學(xué)率還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升學(xué)率百分之百,大學(xué)與大學(xué)之間的差距不小。既然高考是甄別考試,就必然有競爭,要分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不少家長根本不了解孩子,盲目地要求孩子,好高騖遠,不切合實際。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家長首先要能輸?shù)闷穑A得下。"不為物喜,不以己悲。"家長只有坦然面對孩子的高考,做孩子的堅強后盾,才有可能使孩子正確的面對,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將來的學(xué)習(xí)和生活。(蔡正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