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6部門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候選人正在公示中,7月6日起,中國文明網(wǎng)在其官方微信訂閱號連發(fā)5幅海報,推廣“點贊道德模范”活動,組織網(wǎng)友通過手機、網(wǎng)頁為美德點贊,向模范學(xué)習(xí)。至7月13日10時,參與點贊總數(shù)已達976萬人次。(中國文明網(wǎng)報道)
人生何以致遠?有人善于擇機而動、順勢而行以求致遠;有人選擇削尖腦袋、見縫而為以求致遠;有人選擇看破凡塵、圈地尋樂以求致遠。然而,生活總是愛開玩笑。擇機而動、順勢而行者,人生非重反卻時有浮萍之感,沉浮之中人生倍顯疲態(tài),無生命之實何談致遠;削尖腦袋、見縫而為者,終日費心勞神,見利忘義讓人生空虛無助,往往丟了性格也賣了自己,無生命之義何談致遠;看破凡塵、圈地尋樂者,處處想把自己置身事外但卻常常在如海的社會中身不由己,疾世憤俗心難平又豈能求得致遠?
人生何以致遠?諸葛亮在《誡子書》中這樣說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敝T葛亮告訴我們:修身養(yǎng)德、身心寧靜才能讓人生致遠?!兑捉?jīng)》有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睂τ谌硕裕瑩裆贫蟹侥茏叩酶h。古之圣人孔子,雖逝兩千年,卻能長久活在人們心中并得以世代相襲,人生求得了致遠;今之大善人雷鋒,雖只有短短二十余歲,卻以一顆誠善之心讓世人敬仰,人生也求得了致遠。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告訴我們,人生致遠之佳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從德善,修身養(yǎng)德。唯有“德”者才能真正讓人生致遠。
所謂“德”者,當以仁義之心立身,以大我精神立行。當有高潔之心靈,博大之胸懷。古有孔孟為德立了言,孕育出后世無數(shù)的德者終鑄就了中華民族之偉大。今有數(shù)以百計的道德模范以行踐德,也為世人樹起了一根又一根的道德標桿,為復(fù)興中華民族甘當了道德排頭兵。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區(qū)各行業(yè),不分男女、不分黨派和民族。他們包含了工人、農(nóng)民、軍人、學(xué)生、教師、社區(qū)居民、基層干部、公安干警、企業(yè)管理者、個體勞動者等不同群體。他們之中有的捐款捐物、扶貧濟困、熱心公益、支教助學(xué);有的勇斗歹徒、火海救援、水中救人、搶險救災(zāi);有的父債子還、誠信經(jīng)營、履約踐諾、拾金不昧;有的忠于職守、技術(shù)革新、扎根基層、興業(yè)富民;有的傳承家風、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手足關(guān)愛??傊畯牟煌瑐?cè)面、不同角度展示了當代中國人崇德向善的精神風貌和整體道德素質(zhì)。他們是時代的勇者,生活的智者,是善愛之化身,仁義之代言,以其無私大愛成就了人生的致遠。他們是“人生何以致遠”的最佳答案,為世人的人生發(fā)展提供了方向,蓄積了力量。
“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從德善,修身養(yǎng)德,才是人生致遠之唯一佳徑。道德模范是善愛之化身,仁義之代言。點贊道德模范,自覺接受心靈洗禮,擇模范之德善而從,筆者堅信,人生必能致遠。(吳新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