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的18歲少年賈某,雖然還未考取駕照,但卻在與朋友一夜狂歡后,酒后給朋友當“代駕”,于凌晨被交警查獲,罰款3000元、行政拘留15天。(《太原晚報》7月23日)
經歷過十年寒窗苦讀,莘莘學子終于得以在高考之后享受一個無憂無慮的漫長暑假。面對長長的假期,不少孩子籌劃了一場旅行,通過走萬里路的方式為自己的高中生活劃上句號;也有不少孩子學駕照、練書法,用各式各樣的興趣班、學習班為自己的大學生活預熱。當然,在學習、旅行之余,約幾個朋友唱唱歌、吃吃飯、敘敘舊,一樣也是放松身心的好辦法。只是,不論采取何種方式,安全這根弦不能松,遵規(guī)守紀的底線不能忘,因為沒了安全托底、失了底線保障,就難免樂極生悲了。
教訓就在眼前。據(jù)媒體報道,2015年高考剛剛結束,一名四川籍高中生在和同學玩撕名牌的過程中不慎墜入廢棄的電梯井,當場身亡。無獨有偶,福建兩位考生也是在高考結束之后和同伴相約出游,結果在水塘嬉水時不幸溺亡身亡。
悲劇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這些發(fā)生在剛剛結束高考、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們身上的悲劇,讓人惋惜。但惋惜之余我們更要看到,不論放松的心情多么迫切,不論放松的方式多么瘋狂,安全不能忘、底線不能丟,不要貪圖一時的痛快,而無視于規(guī)則、無視于將要為之付出的慘痛代價。
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些意外事故發(fā)生時,往往都有好朋友在現(xiàn)場。仗義的賈某為了給朋友代價酒后駕車、無照駕駛,玩撕名牌游戲也是大家一起追、一起跑,在水塘游玩也是成群結隊。按道理來說,好朋友們一起出游、一起玩耍,本應當是互相有個照應,發(fā)生意外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但事實卻告訴我們,人多也不一定安全。
我們常說法不責眾。從另一個角度看,人多勢眾往往也會給個體以錯覺:規(guī)則對于個人而言很重要,對集體來說不重要,因為出了事,是大家的責任,均攤下來,到個人頭上的責任就小了。暫且不論這種想法是對是錯,就單從幾起案例的后果來看,其付出的代價都是人們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不管由誰來承擔責任,幾條鮮活的、年輕的、寶貴的生命都不可能死而復生。所以,即便是集體出游、集體活動,也一樣不能把安全的底線拋到腦后,麻痹大意。相反,身為好朋友,更應該時時刻刻互相提醒、及時勸阻,讓安全意識因為集體而翻倍放大,從而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悲劇的重演。 (周吉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