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文明網開展的網上“點贊道德模范”活動,完美落幕。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6部門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候選人公示期中,中國文明網,中國文明網在其官方微信訂閱號連發5幅海報,推廣“點贊道德模范”活動,組織網友通過手機、網頁為美德點贊,向模范學習。活動開始短短7天,就有近百萬參與。
在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公示期間,除了運用網絡,宣傳形式更加注重靈活性和互動性,用微信開展點贊活動,“點贊”恰如其分的符合了網絡的傳播規律,對于道德模范,運用“點贊”再合適不過。網友的點贊舉動,是從“認識—學習—傳播”正能量的過程,通過手機移動端點對點的傳播,這種形式的背后開啟了全民向道德模范學習,拉近了道德模范與市民的距離,進而成功的對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表彰活動進行了預熱,做足了宣傳。
“互聯網+”是信息傳播的新平臺,新途徑。在這個平臺上傳播什么內容取決于我們。互聯網信息爆炸的時代,負面典型貌似更能吸引網友眼球,大量傳播“黃賭毒”的社會新聞、微信段子、網絡帖子在網上引起罵聲、唏噓一片。點贊道德模范打破“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傳統,猶如網絡清風,橫掃社會負能量,讓全國各地都能感受到由327名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聚力榜樣的力量。
點贊道德模范真正做到了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在“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言語上再說的天花落墜,沒有數據做支撐,都難以說明影響力。點贊道德模范活動開始前7天就有956萬的網友參與點贊,每個道德模范的點贊數字一目了然,其中姚貝娜7天內就收獲237萬的點贊數量,用數據說話讓活動更具參與感、互動性,更加真實的反映了活動的影響力。
在“互聯網+”時代,“點贊道德模范”活動無疑是一次新媒體宣傳運用的成功范例,是全國網友頒發給道德模范的一張表揚狀,彰顯了網絡宣傳活動的張力與創造力,讓道德模范通過手機呈現在萬千網友面前,讓榜樣精神真正融入了干部工作、融入了市民生活、融入了城市文化,讓每位市民都能身邊有好人,隨時學好人,真正做好人。(劉詩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