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自己恪守“規(guī)矩”,不做不文明的事,可贊;見到不文明行為,視而不見,可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是我們很多人在待人處事時的普遍心態(tài)。正是這種心態(tài),讓那些不文明的行為有了生存的空間,一點一點發(fā)展為恣意橫行。如果在不文明行為發(fā)生時,你敢于上前制止,向不文明行為說“不”,不文明行為就會有所收斂,甚至會轉化為文明行為,使文明行為得到弘揚,形成人人遵文明、守文明的良好氛圍。敢于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敢于正面制止不文明行為,本身就是文明對我們每一個要求,是一種社會責任,既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隨著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推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已貫穿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不文明行為對于我們自身、對一個城市、對國家產生的不良影響,有越來越多的人從忍耐與漠視中清醒過來,開始與不文明行為作斗爭。2013年,中國旅客在埃及神廟刻字一事,引發(fā)國內外高度關注。有人將微博圖文上傳到網上,有人人肉搜索找到了當事人,還有更多的人在網上聲討這一不文明行為。最后,當事人及家屬通過媒體向公眾道歉、向埃及道歉。暫且不論人肉搜索這種做法對還是不對,僅從大家的態(tài)度來看,就已經是一種勇敢的行為,是文明的一大進步。
在不斷提升自身文明素質的同時,敢于并善于與不文明的現(xiàn)象做斗爭,積極主動地去維護文明,捍衛(wèi)文明。我們的身邊這樣的斗士與衛(wèi)士越多,社會的文明程度就會越高。愿我們都加入這個隊伍,面對不文明,敢于發(fā)出我們心底的聲音,敢于向不文明行為說“不”。(包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