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于妹希望莊古祖能有一個自己真正的家
“嬸,我餓了。嬸,你要去哪。嬸,嬸……”這一聲聲猶如自家孩子呼喚母親的呼喊來自67歲智障老人莊古祖,在他的潛意識里,鄰居連于妹就是他的親人。
連于妹是泉港山腰鹽場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現已84歲高齡的她,子孫滿堂,家庭和美。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連于妹,卻仍舊忙碌于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堅持的“事業”——照顧智障鄰居莊古祖。
近日,記者來到泉港區山腰街道錦聯村,探訪這對情同母子的老人背后的故事。
鄰居托孤 照顧智障兒近半個世紀莊古祖出生于上世紀40年代末,從小智力就有障礙,三四歲時,父親便過世了。自此,莊古祖開始和患有白內障的母親相依為命。“那個年代啊,誰能吃得飽呢?他們母子倆更可憐,大人看不到,小孩不懂事,有時乞討不到東西,經常哭得很大聲。”84歲的連于妹回想起當年莊古祖和他母親的情況時,仍歷歷在目。不忍看到這對母子傷心受苦的連于妹開始陸陸續續接濟他們。
雖然在鹽場工作,三餐不必擔憂,但連于妹家里還有6個孩子要養,在那段困難的日子里,多兩個干不了活兒的人,就多了兩份擔子,接濟莊古祖母子對連于妹來說,十分的艱難。但她毅然決然的堅持了下來,她說,做這些,不為別的,只因不忍心看到他們母子傷心。
在莊古祖十幾歲時,母親也撒手而去,臨終前,將其托付給了照顧他們十余年的老鄰居連于妹。誰都不曾想到,這一托,就過了近半個世紀。
晚年生活 幾乎圍著癱瘓的古祖轉“沒有連于妹,莊古祖可能活不了那么多年,她真的為他付出了太多了。”同村的莊阿婆告訴記者,連于妹的犧牲,村里人有目共睹。雖然如此,可誰也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古祖其實在村里有一些堂親的,但是誰愿意接收這么大的擔子呢?”連于妹說,莊古祖在半年前突發腦溢血,癱瘓在床。“沒癱瘓之前,我曾找他的堂親商量輪流照顧他,畢竟我年紀也大了,但都沒人表示愿意照顧他,現在癱瘓了,更不會有人愿意來了。”比起往日,耄耋之齡的連于妹照顧起癱瘓在床的莊古祖就更費力了。
“我奶奶的晚年生活幾乎都是圍著莊古祖轉的。”連于妹的孫女莊印紅告訴記者,每天早晨,連于妹都會到莊古祖家幫他換尿布、擦洗身體、換洗衣服,再喂他吃早餐,收拾干凈后,連于妹才開始回家梳洗吃飯。每天晚上七八點,連于妹都會到莊古祖的房間幫他點蚊香,到了十一二點,會去幫他關燈,翻身。“他怕黑,關燈了不敢睡所以要等他睡著了才去關燈。”這些生活習慣也只有照顧了他大半輩子的連于妹能謹記于心。
雖然癱瘓在床,但莊古祖小小的房間里,卻收拾得干凈整齊。而這全都歸功于連于妹,她不僅照顧他的吃喝拉撒,還有整個人生。
兒女支持 主動幫忙照顧老鄰居“沒癱之前,經常給我惹麻煩,隨處大小便,人家紅白喜事會去湊熱鬧,經常被打。現在癱了,哪都去不了了,但照顧他也吃力了。”連于妹說,在這些日子里,還好有支持她的家人。連于妹有五兒一女,家境還算富裕,兒女孝順。“有時候,古祖惹我生氣了,兒女們還會叫我不要罵他,不要打他。現在他不能走了,想吃什么,我的兒媳們都會做給他吃,也會經常買些補身體的東西燉給他吃。”說起兒孫們的孝順之舉,連于妹倍感窩心。
在采訪當天,連于妹就讓自己的孫兒幫莊古祖裝了小吊扇,還鋪了涼席。在鋪涼席之際,這個瘦弱的老人竟然雙手抱起了動彈不得的莊古祖,就像抱起一個嬰孩那么自然,令人為之震驚。
對于連于妹如母親般的照顧,即便智力低下,莊古祖也有感于心。一次,連于妹生病,換成媳婦去照顧莊古祖,他連忙問到:“嬸怎么不在?”當他獲知連于妹生病時,還連忙催促她的家人帶她看醫生。莊古祖的一點小關心對普通人來說微不足道,對連于妹而言,卻無比自豪。她喜歡告訴別人這件事,就如同向別人說:古祖,其實并沒那么傻,古祖,其實還懂得關心人。
力不從心 兒孫接手堅持不放棄近年來,連于妹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力不從心了。這份堅持了半個世紀的“事業”會否就此中斷呢?“一定要堅持,不能放棄,不然古祖就沒人養了!”連于妹對于放棄一說,想都沒想過。她說,之前那么困難的年代都沒想過放棄,現在又怎么放得下呢?
當記者問到,這樣的付出值不值時,連于妹說,她未曾想過值不值,已經照顧了五六十年了,莊古祖就如同她的親人一般。若有一天照顧不動了,該如何是好呢?由于莊古祖的堂親們沒人愿意幫忙照顧,連于妹只能將古祖的余生托付給自己的子孫,希望他們能接班下去,做好這份特殊的“事業”。連于妹說:“做好事會造福子孫,后人也會有樣學樣。”
“從小就習慣了奶奶照顧古祖,我們都知道他是智障,卻不知道他和我們是非親非故的。”連于妹的孫女莊印紅說,奶奶這種在家人看來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沒想到回想起來卻如此令人感動,也是值得后輩學習的榜樣。莊印紅表示,她將會繼承和發揚連于妹的精神,為社會多帶來正能量。(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 林杰 實習生 孫巧紅)
連于妹語錄:
做這些,不為別的,只因不忍心看到他們母子傷心。
一定要堅持,不能放棄,不然古祖就沒人養了。
之前那么困難的年代都沒想過放棄,現在又怎么放得下呢?
未曾想過值不值,已經照顧了五六十年了,古祖就如同我的親人一般。
做好事會造福子孫,后人也會有樣學樣。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