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訓精編100則》: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在國務院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專門強調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家教、家風。2月28日,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他再次強調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恩格斯論證了家庭的本質——“父親、子女、兄弟、姐妹等稱謂,并不是簡單的榮譽稱號,而是一種負有完全確定的、異常鄭重的相互義務的稱呼,這種義務的總和便構成這些民族的社會制度的實質部分。”中華民族尤其注重家庭,在傳統社會倫理中,不論是三綱、五常,抑或是六紀、十義,姑且不論其封建糟粕,就當中蘊含的傳統社會家庭至上的理念而言,至今仍融入每個中國人的血液當中。這種觀念也影響了傳統社會制度和社會道德的建構,比如魏晉時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在社會道德評判中把父慈子孝、夫義妻順、兄弟和睦等作為重要的標準。在中華文明進化中,這種家庭至上的理念逐漸上升為家國情懷。以國為家,愛家愛國,舍小家,保大國,無私奉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傳統文化中最寶貴最活躍的精神資源?!洞髮W》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國家、社會、家庭、個人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成為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建設的中轉站。家風正,則民風純;家風正,則政風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6-29上杭縣婦聯聯合舉辦“傳承好家風好家訓”道德講堂活動
- 2015-06-05莆田荔城區各中小學開展家規家訓誦讀活動
- 2015-06-04泉州豐澤區:開展家風家訓傳承 弘揚核心價值觀
- 2015-05-29莆田荔城開展家風家訓書法筆會 共促社區文明和諧
- 2015-05-21龍海退休教師整理家訓傳承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