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福州文化
讓他精神富足
“誰不說俺家鄉好!”每當提起三坊七巷,曾世康都十分自豪。今年61歲的他,自小生長于此,他對這里的街巷里弄、古居民宅、歷史文物等的來龍去脈都有著深刻的印象和情感,1992年開始他就無償帶游客參觀三坊七巷,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居住的這片土地。
2010年,曾世康通過考核,從1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三坊七巷的一名志愿者。2011年,三坊七巷社區居委會成立“蝦油味志愿者導游隊”,曾世康被選為隊長。每個月,曾世康都要來三坊七巷講解近20次,碰上節假日,一天講解兩三場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一名臺灣作家為寫書前來三坊七巷走訪,他整整陪了3天,從名人故事、古老建筑,到南后街的傳統小吃——魚丸、肉燕、海蠣餅,從茉莉花、船政文化,到壽山石,曾大爺知無不言。游客們稱贊說:“坊巷的一草一木在他口中都會變得雅致有趣,游覽中我們都不敢離他太遠,深怕錯過任何一段細節。”付出得到肯定,是曾世康最開心的事情。
“傳播福州文化,我很快樂,也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有福之州。”曾世康說,志愿服務已經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他感到精神富足。
為提高講解水平
他讓學習成為習慣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為了提高講解水平和專業知識,曾世康不斷充實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儲藏庫”。每當在報紙上看到關于三坊七巷或福州傳統文化的報道,他都會剪下來,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壽山石、茉莉花茶、名人字畫,20多年來,光剪報就有厚厚的一摞。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更重要的是養成一種習慣。”曾世康說,自己還定期到閩都鄉學講習所聽民俗專家講課,到南仙茶攤了解百姓文化,到于山攀談館聽講,這位“蝦油味導游隊長”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儼然成了一名福州民俗專家。
“我希望人人都能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來,共同宣傳和維護我們的美麗福州。”最近剛入選第四屆福州市道德模范候選人的曾世康如是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08涵江區志愿者 為"禮讓斑馬線·文明我點贊"活動助力
- 2015-07-06寧德市第三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赴榕捐獻
- 2015-07-02翔安區舉辦2015年文明單位志愿者代表培訓會
- 2015-07-02涵江區志愿者協會開展創城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7-01仙游縣青年志愿者真情服務“藝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