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漳州薌城區以農村生活垃圾整治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突破口,選出16個村作為試點,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置新機制
東南網7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7月3日,記者走進漳州薌城區石亭鎮下高坑村,發現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別有一番景象:惡臭撲鼻的垃圾池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遮風擋雨的垃圾驛站;運送垃圾的人力三輪車不見了,專業保潔公司的壓縮式垃圾運輸車負責轉運垃圾;全村1300多人的生活垃圾收集和公共場所保潔,由15名保潔員負責,而每名村民每年需交30元垃圾處理費。
曾經“垃圾圍村”的下高坑村利用市場之手,“掃”出了美麗鄉村,衛生環境大變樣。
市場化探索
下高坑村曾有多家膠合板廠,大多村民建有豬舍,以往各種生產廢料和生活垃圾堆在一起,村中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該村原來只有一名保潔員,村民需自行將垃圾傾倒在村中兩個垃圾池內,不少村民圖省事,就將垃圾隨意堆放在路邊。當了7年保潔員的吳建明說:“以前就靠我一個人,任務繁重,垃圾很難清理干凈,而且垃圾池易造成二次污染,垃圾治理成了村里一道難題。”
據了解,下高坑村的情況并非孤例,石亭鎮許多村子在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方面都存在短板。比如,保潔力量薄弱,只能采取不定期清理的方式;保潔員做好做壞一個樣,沒有積極性;垃圾處理設施簡陋,運管機制不科學,“垃圾圍村”現象日益嚴重。
針對此問題,今年4月起,下高坑村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清理市場化處置,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運行模式,將農村衛生保潔和垃圾清運兩個重要環節納入市場化運作。村支書陳溪水介紹,村里改變了原來全包的模式,嘗試市場付費服務的辦法。村民每人每年交30元垃圾處理費,低保等困難家庭免交,外來人口每人每月交2元,企業也需繳納衛生處理費。村里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36名村民代表一致通過該方案,共籌集10多萬元資金。有了經費來源,村里聘請5名保潔員分片區清運垃圾,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另外還聘請了10名保潔員,負責全村公共場所保潔。
“村里有考核機制,保潔員月基本工資大約七八百元,干得好可以拿1000多元,杜絕了以前領薪不出工、出工不出力現象。”陳溪水說,“而且,讓村民付費后,大家也更有責任心,不再隨地丟垃圾。”
每天上午7點和下午5點,吳建明等5名保潔員挨家挨戶收集垃圾,每天大約要清運3噸垃圾。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些垃圾不再運往鎮填埋場,而是運往村垃圾驛站,再由專業保潔公司負責轉運。每個垃圾驛站都配備約40個大垃圾桶,輪流裝卸垃圾,實現垃圾當日轉運當日清除。
垃圾轉運費全部由政府買單。據石亭鎮紀委書記、下高坑村包村干部戴志敏介紹,以往鎮里要請人轉運垃圾,每月光運輸費就要花5萬元,而且請的不是專業公司,轉運中垃圾滴撒漏現象嚴重。現在由專業保潔公司接手,帶來了專業化服務。村保潔員每天都會把村內垃圾統一清運至垃圾驛站,由專業保潔公司收集,再運送至市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了減少運輸過程中的二次污染,統一采用密閉壓縮式運輸。
戴志敏說,目前全鎮5個試點村日垃圾處理量為11噸多,載重8噸的壓縮式垃圾運輸車一天跑兩趟即可。每個村每月的垃圾直運成本約為1萬元,政府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垃圾轉運承包給專業保潔公司,實現垃圾不落地、鄉村更美麗。
因地制宜
據了解,今年初以來,薌城區已在16個試點村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置新機制。雖然都是利用市場之手處置生活垃圾,但嘗試辦法各有不同,實現因地制宜。
今年2月,區別于其他鄉村以村為單位的保潔承包模式,芝山鎮嘗試復制城區生活垃圾保潔清運模式,以招投標的方式將全鎮主干道及所有村子的村內硬化道路保潔及垃圾清運處理,委托給一家專業保潔公司。
芝山鎮下碑村村支書陳阿強告訴記者,下碑村沒有建垃圾驛站,由于芝山鎮毗鄰市區,距最近的市區垃圾中轉站只有兩公里,從每家每戶收集的垃圾統一由保潔公司清運至市區垃圾中轉站,無須再經過垃圾驛站這道環節。“各村將保潔工作全部打包給專業公司,無須建垃圾驛站,無須聘請保潔員,節省了保潔成本。”芝山鎮副鎮長李金說。
浦南鎮距市區有20多公里,因此該鎮建了垃圾中轉站,不采用垃圾直運的模式。該鎮3個試點村的保潔員每天兩次到村民家中收集垃圾,通過密閉式三輪電動運輸車將垃圾轉運至鎮里的中轉站。
薌城區執法局副局長唐海標說,目前許多城市都引入市場化保潔運作機制,但是農村由于基礎條件薄弱,還很少利用市場之手。在引入市場化運作之前,各鎮自行清運垃圾,大部分鄉鎮采取填埋或焚燒方式,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引入市場化運作后,生活垃圾均集中至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保護了飲用水源區的環境,美化了農村環境。同時,政府采用購買服務的形式,改變了以往大包大攬的做法,有效降低運營投入,還可更有效地管理和監督。
據介紹,薌城區在總結16個村的試點經驗后,將于今年8月在全區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置新機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07上杭古田鎮:培育“三紅”精神 創建美麗鄉村
- 2015-06-24永春縣把握理念轉變主旋律奏響美麗鄉村“文明曲”
- 2015-06-23明溪縣組織開展“城鄉結對文明,共建美麗鄉村”活動
- 2015-06-18袁云姬:帶領姐妹建設美麗鄉村
- 2015-06-17武平:“綠色+文化”引領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