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之手“掃”出美麗鄉村
因地制宜
據了解,今年初以來,薌城區已在16個試點村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置新機制。雖然都是利用市場之手處置生活垃圾,但嘗試辦法各有不同,實現因地制宜。
今年2月,區別于其他鄉村以村為單位的保潔承包模式,芝山鎮嘗試復制城區生活垃圾保潔清運模式,以招投標的方式將全鎮主干道及所有村子的村內硬化道路保潔及垃圾清運處理,委托給一家專業保潔公司。
芝山鎮下碑村村支書陳阿強告訴記者,下碑村沒有建垃圾驛站,由于芝山鎮毗鄰市區,距最近的市區垃圾中轉站只有兩公里,從每家每戶收集的垃圾統一由保潔公司清運至市區垃圾中轉站,無須再經過垃圾驛站這道環節。“各村將保潔工作全部打包給專業公司,無須建垃圾驛站,無須聘請保潔員,節省了保潔成本。”芝山鎮副鎮長李金說。
浦南鎮距市區有20多公里,因此該鎮建了垃圾中轉站,不采用垃圾直運的模式。該鎮3個試點村的保潔員每天兩次到村民家中收集垃圾,通過密閉式三輪電動運輸車將垃圾轉運至鎮里的中轉站。
薌城區執法局副局長唐海標說,目前許多城市都引入市場化保潔運作機制,但是農村由于基礎條件薄弱,還很少利用市場之手。在引入市場化運作之前,各鎮自行清運垃圾,大部分鄉鎮采取填埋或焚燒方式,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引入市場化運作后,生活垃圾均集中至焚燒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保護了飲用水源區的環境,美化了農村環境。同時,政府采用購買服務的形式,改變了以往大包大攬的做法,有效降低運營投入,還可更有效地管理和監督。
據介紹,薌城區在總結16個村的試點經驗后,將于今年8月在全區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市場化處置新機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7-07上杭古田鎮:培育“三紅”精神 創建美麗鄉村
- 2015-06-24永春縣把握理念轉變主旋律奏響美麗鄉村“文明曲”
- 2015-06-23明溪縣組織開展“城鄉結對文明,共建美麗鄉村”活動
- 2015-06-18袁云姬:帶領姐妹建設美麗鄉村
- 2015-06-17武平:“綠色+文化”引領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