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質 創建根本
昨日,在福建土樓永定景區的客家家訓館內,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家訓館以“堅韌不拔、開拓創新、愛國愛鄉、團結互助、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為主線,內容涵蓋土樓客家人的族譜祖訓和名人、名居家訓、家規。“來這里參觀的目的是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教育,不忘祖宗訓言,銘記客家人尊老愛老的祖訓。”正在參觀的林女士說。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區文明委常務副主任朱廷彬說:“文明縣城的創建,要以提升市民的人文素質為根本。所以在創建過程中,我們重抓教育載體的建設,推進市民文明素質的提高。”客家家訓館作為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已被龍巖市列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基地。
永定充分發揮區委中心組“土樓學風”專家課堂品牌示范作用,邀請新加坡和中央黨校、北京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專家舉辦專題講座。組織“土樓學風”宣講團以及各類業余宣講隊、文藝團體深入鄉村、社區、學校、企業等開展各種形式宣傳活動247場次,先后舉辦報告、專題調研、專題座談達113場,依托有線廣播“村村響”工程,開辦“理論大喇叭”學習宣講專題欄目,推動黨的方針政策進入千家萬戶,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同時,為進一步抓好公民道德教育,永定還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其中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2人入選“中國好人榜”,7人入選“福建好人榜”。
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撫市鎮里興村74歲老黨員王樹先,在抗洪救災中不顧個人安危,奮力救出18名村民,自己不幸被洪水卷走。“中國好人”江云振,在湖坑鎮當了26年供電所所長,雖然已年過半百,但依然沖鋒在前,主動選擇最苦最累的活。“福建好人”湖山中心小學教師陳文明,一生堅持在條件艱苦的鄉村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用滿腔的熱情投身于農村小學的教學研究與改革……在永定,這類身邊的好人不勝枚舉。
“土樓之鄉”盛開精神文明之花,也催生了豐碩的物質文明之果。近年來,永定深入實施“北工南旅、雙輪驅動,城鄉統籌、綠色發展”強區富民戰略,加快推進“雙龍齊舞、五馬奔騰”511產業發展工程,全力打造經濟轉型綠色發展新永定。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2.9億元,比增10.5%;財政總收入16.75億元,比增7.9%,其中地方級收入10.23億元,比增7%。永定區將以成功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為契機,激情滿懷地持續抓好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讓精神文明之花永遠在“土樓之鄉”盛開。(龍巖市永定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24永定:九一街“文明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 2015-06-16永定開展“情暖端午 攜愛敬老”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5-28永定區“文明禮儀”教育館室完成布展交付使用
- 2015-05-21永定舉辦“文明與旅游”公益宣傳同行活動
- 2015-05-05永定高陂上洋村:文明讓美麗鄉村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