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涵江區蒼然社區便民服務窗口
文明風7月6日訊(通訊員 陳夏子)社區是“城市的細胞”,也是城市文明集中展示的一個窗口。當前,全市上下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推動、著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為創建活動的主戰場之一,涵江區將文明社區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個重要抓手。
目前,涵江區有頂鋪社區、宮下社區、延寧社區3個省級文明社區,鋪尾社區、蒼然社區、涵西社區、江口社區等7個市級文明社區。在政府積極作為、全民共同參與下,一個個管理有序、文明誠信、和諧友愛、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文化繁榮、治安良好的文明社區正逐步展現,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居民的舒適感、依賴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基層創建拓空間
夕陽下,漫步涵東街道塘北社區內,可以看到,整齊醒目的公民道德宣傳欄、信息服務欄內容豐富,清澈的人造小河穿流而過,一排排現代風格的高樓聳立在紅花綠樹間,三五成群的社區居民有的坐在造型別致的亭臺里拉家常,有的伴著舒緩舞曲翩翩起舞,還有的則在健身器材區揮汗鍛煉……這種溫馨而美好的場景在涵江其他社區也隨處可見。???
基層創建,場所建設是載體。近幾年,涵江區把握時機,積極融入全市中心主城建設,結合舊城改造的契機,高起點、前瞻性做好社區場所的規劃建設,全面提高社區工作環境設施。全區有多個社區辦公用房面積達到600平方米以上,不但設立了網格化管理服務站,配足硬件設施,而且已建成多個文化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和未成年活動中心。社區面貌煥然一新,社區辦公條件全面提升,也為文明創建工作提供了充分空間。
塘北社區居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她在社區從事計生工作近10年,以前所有材料都是手抄入冊,經常加班不說,還容易出錯。如今,隨著社區辦公條件的逐漸完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她的工作也輕松了許多。
睦鄰文化促和諧
社區的文明程度不僅表現在硬件設施配備上,更體現在人際關系上。6月28日,由涵江區委文明辦主辦的“涵江區首屆社區鄰里節”在涵東街道蒼然社區舉行。近3000名居民歡聚一堂,共同享受文明社區文化的魅力。
當天一大早,社區居民黃英梅便牽著孫子,和老伴一起下樓參加活動。在社區居委會門口,她的孫子加入到“祖國在我心中”青少年百米長畫現場作畫的項目中去。
道德講堂、社區居民建言獻策、創城宣傳等活動項目也在有條不紊進行中。道德講堂彰顯著身邊的典型,建言獻策匯集了居民們提升社區文明建設的“金點子”,創城宣傳凝聚起推進社區建設的信心,提升了行動力。
此外,社區居民還一起包餃子、裹粽子、搓湯圓。一盤盤熱騰騰的美食上桌后,大家邊吃邊看鄰里表演,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現場呈現出一幅其樂融融的熱鬧景象,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涵江區文明辦主任翁金度說,群眾的參與度越高,文明創建的成功率就越高。文明創建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涵江區把文明創建工作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相結合,讓文明創建成為群眾的自覺追求,引導群眾變“要我創建”為“我要創建”,提高群眾創建工作的支持率。???
拆掉鄰里一堵墻,打開心靈一扇窗。涵江區通過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提高群眾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素養,并利用“鄰里節”、“便民服務日”等活動,拉近鄰里之間的感情,促成互幫互愛的文明氛圍,培育睦鄰文化,構建和諧文明宜居社區。同時,大力開展市民文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提高群眾的道德素質。
一個社區、一扇窗口、一道風景。涵江文明創建工作正體現在一個個細節中,文明之風正溫暖著社區中的每一個人。
志愿服務聚正氣
志愿服務,成就美麗人生;為民奉獻,傳遞溫暖笑容。今年69歲的盧木蘭老人是蒼然社區的殘疾貧困戶,行動不便。社區志愿服務站的志愿者們,帶著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到她家中登門看望,給她送去溫暖。老人因身體殘疾、家庭困難,感覺自卑,不愿走出家門,與鄰里之間的關系顯得疏遠。但鄰居和社區志愿者經常到她家中關心她,幫助她,讓她感受到鄰里的溫暖。
蒼然社區志愿服務站自2013年5月建站以來,先后組建了扶貧助困、醫療保健等10支志愿服務隊伍,登記注冊志愿者270人,組織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困難職工、關愛殘疾人等集中性活動20多場次,發動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活動1600多人次,社區居民志愿服務參與率達45%。
蒼然社區志愿服務站是涵江區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區的志愿者注冊登記人數達1.6萬人,志愿服務隊有近百支。這些志愿者在扶貧幫困、植樹綠化、交通勸導、無償獻血、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匯聚起強大正能量。
特色服務助成長
未成年人服務中心是涵江文明社區創建工作的特色之一,也是孩子們豐富暑期生活的好去處。
6月28日,涵東街道卓坡社區的閱覽室里,孩子們捧著圖書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棋藝室里,男孩們在擺開的棋局中對弈“廝殺”;家長學校里,教師志愿者正耐心地輔導孩子們做作業;音樂室里,孩子們正跟隨著老師的鋼琴伴奏引吭高歌……
“快看,手一放上去燈就亮了!”科學工作室里,9歲的小男孩劉昊辰將左手輕輕地放在電極上,“小狐貍”燈就亮起,驚訝地叫起來。在社區志愿者的解釋下,他才明白這就是人體導電原理!科學工作室里生動有趣的壁掛科普展品和經典制作實驗,讓孩子們不僅能自己動手進行有趣的制作,更能從中學到簡單的科學原理。
劉昊辰媽媽告訴記者,以前暑假總擔心孩子出門不安全,自從社區建起未成年人服務中心后,孩子有了既喜歡又安全的去處。那里不僅環境整潔清涼,還能讓孩子學到一些知識,她很放心。
在文明創建工作中,涵江區把建設城區21個社區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列入區重點項目跟蹤督查,共投入840萬元,依托現有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按照“四室一中心”的要求建設綠色上網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文化活動室、科普活動室、體育活動室等活動陣地,向社區的青少年開放。(涵江區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7-02涵江區開展“關愛留守女童·學會自我保護”專題講座
- 2015-07-02涵江區志愿者協會開展創城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6-30涵江區實驗小學
- 2015-06-24傳承端午文化 涵江白塘舉行龍舟賽
- 2015-06-17涵江區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