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8日,賴金榮獻了造血干細胞檢測血樣,HLA分型資料已經匯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他希望有一天能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進行一次骨髓移植,來挽救別人的生命。
2008年農歷二十八,他收到來自血站的短信“敬愛的獻血者,您好!近日‘B’型血‘成分血’接連告急,患者急待您的捋袖獻血,若您方便請給予援手!”后,沒多想,立即前往血站進行了成分血捐獻。
現在,賴金榮同其他的無償獻血志愿者一道,將電話、地址等全都輸入到血庫的電腦中,只要有病人急需用血,一個電話,血型相配且獻血間隔已到的志愿者就會到血站“救急”,無償獻血給病人。每年夏季、冬季是獻血淡季,獻血的人減少,致使血庫常常告急,每當此時,只要血站打一個電話,或發一個短信,志愿者們就會積極響應,成了名符其實的“流動的血庫”。
從此他的獻血“事業”一發不可收。除了在本市外,他還多次在外地獻血,走到哪里,他就把熱血獻到哪里。
隨著對獻血的深入,他了解到目前無償獻血的人還不是很多,長期無償獻血的人就更少,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人們對無償獻血存在認知上的誤區。血庫的經常告急,讓他認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不止一次地對同事說:“一個人獻N次,不如N個人獻一次。”就是懷著這個理念,他毅然堅定地投身到了無償獻血志愿服務行列。
每逢“無償獻血日”,他總要動員一些朋友,捐獻一次血,做一次宣傳,他要讓志愿獻血活動深入人心。他說他時常會為眾多普通的無償獻血者和為獻血服務的工作人員感動著,無論是與血站工作人員的交流,還是向普通民眾宣傳無償獻血的常識時,他從來都是投入地去做。
通過獻血,通過志愿服務,他結識了許多朋友,認識了許多平凡但很善良、有愛心的人。在賴金榮的模范帶動下,他身邊的人,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去。他說:“小小的一袋血也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人活著,就應該想著為別人做點什么,不要等老了還留下遺憾。無償獻血之路我會堅持走下去的,因為這是我的生活信念之一。只要我堅持做,就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和快樂。因為到老的那時,當我回首往事的時候,就不會因為自己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自己碌碌無為而羞愧?!?/p>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03大山有愛 同心助人
- 2015-05-06陸則聘:“愛心教師”35年堅持助人
- 2015-04-03潘國四:身殘志堅"活雷鋒"堅持助人34年
- 2015-04-02上杭開展“以學助人,用心筑馨”愛心家教志愿服務活動
- 2015-03-17福建省學雷鋒日活動綜:述助人風尚慶佳節 雷鋒精神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