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使命,事故預防“碩果累累”。2012年2月,饒瑛浩同志調任新羅分局交警大隊長,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他對自己和下屬下達了“防事故是最大的責任”,“少死人是最大的民生”的命令。在主導新羅分局加大交通違法查糾工作力度的同時,力推交通事故綜合研判機制。他組織區預防辦、區道安辦、大隊事故處理專家組,對新羅轄區近十年所有亡人事故地點、人員機構、死亡原因、駕駛人生理狀況進行綜合系統分析,總結出數十個事故高危點段及酒后駕車是新羅交通事故第一威脅、顱腦受傷是事故死亡第一原因等科學結論。圍繞結論,他“對癥下藥”,牽頭連續打出了道路隱患整改、酒駕高壓嚴打、嚴管不戴安全頭盔等系列組合拳,并以全省開展道路交通綜合治理“三年行動”為契機,積極作為,全力推動,把交管工作由一家事變成百家事,由一家管變為大家理,真正演變為一項政府工程、社會工程,事故預防效果“立竿見影”,轄區亡人交通事故持續逐年下降。2012年轄區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9人,2013年同比又減少24人,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交通事故實際死亡人數保持在100人以下,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降幅均在全市七個縣、市(區)中排行第一。
真抓實干,疏堵保暢“力足效顯”。隨著龍巖中心城區道路里程、機動車、駕駛人逐年增長,道路擁堵現象日趨嚴重。如何保障城區交通暢通,如何提高路面見警率是饒瑛浩大隊長面對的又一難題。為此,上任伊始,他就組織機動勤務中隊路面交通管理經驗豐富的“老交警”同志,一起研究各時間段中心城區各條道路路況、交通流量特點變化,對龍巖大道、龍騰路、人民路、佳寶十字路口、街心廣場等重點交通節點的交通信號燈的配時進行優化修正,并重新調整了早晚“高峰站點”時間段和執勤點段。為做好路面交通疏導,他一年多來每天早上7點離開家門,在城區主要道路或大隊監控中心進行巡查,指揮調度路面上的100多名交通民警和協警,全力“疏堵保暢”。同時,完善道路交通堵塞事件應急處置預預,建立了一支交通應急處置小分隊,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引發的道路擁堵問題。2012年以來,龍巖中心城區沒有發生一次因執法不到位引起的長時間長距離大面積道路交通堵塞,為市民創造了良好的交通環境。
心系百姓,肇事逃逸“命案必破”。2012年5月8日,新羅區紅坊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傷者在送醫后死亡,肇事車輛逃逸,事故現場遺留線索極少,案件偵辦難度非常大。該案被列入全國“十大要案”之一,作為公安部交管局掛牌督辦的重大疑難案件。饒瑛浩同志率領專案組全體成員精心研判,連續奮戰,通過拉網式走訪排查全市范圍2000多家機動車維修、配件店及與汽車相關的所有服務性場所,成功獲得重要案件線索。隨后,他又率隊連續作戰,轉戰于上杭、武平、新羅追查,連續72小時未眠,輾轉新羅、上杭、武平三地、面對犯罪人員是兩名涉槍涉毒且被數次判刑的暴力犯罪人員,他沒有任何畏忌,始終沖鋒在前面,于2013年3月15日凌晨親手將犯罪嫌疑人劉某、張某抓獲歸案。案件的成功偵破得到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領導的高度評價。2012年以來,新羅轄區先后發生10多起亡人交通事故逃逸案件,均全部偵破,亡人事故逃逸案件偵破率100%,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他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集中偵破行動先進集體”;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評為“福建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集體“;被共青團福建省省委評為“福建省青年突擊隊”;被福建省公務員局、省人力資源開發辦公室、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系統先進集體”,被福建省公安廳評為“全省公安機關愛民先進集體”;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5-06丘筱蘭:愛崗敬業 用心服務
- 2015-01-05劉雪梅:用汗水譜寫敬業奉獻之歌
- 2014-12-31廈門西邊社區:“道德講堂”傳遞敬業奉獻之風
- 2014-11-21泉港區“敬業”講堂:學習身邊榜樣 弘揚愛崗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