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遠蘭,男,1967年11月生,福州市亭江中學教師。郭遠蘭樸實堅強,矢志不渝,樂觀開朗,用無畏的勇氣面對人生的不幸,十五年如一日照顧患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的兒子,他無怨無悔,堅守信念,永不言棄。
49歲的郭遠蘭是亭江中學的生物老師,至今已經從教21年。15年前,那次厄運般的診斷改變了他與妻子林愛華的生活,患有進行性脊肌萎縮癥的兒子成了他們"懷抱中的孩子",沒有怨恨和拋棄,無法自理的郭敬堂在父母的悉心呵護下長大,也懂得了用永不言棄的愛對這個世界溫暖相待。
2000年12月13日,郭敬堂呱呱墜地,兒子的出生給予了郭遠蘭夫婦無盡的喜悅和幸福。但隨著兒子的一天天長大,夫婦倆發現他不會爬更不會走路,雙腳無力似的根本蹬不動。夫婦倆抱著兒子輾轉了福州各大醫院,最終根據基因檢測確診為進行性脊肌萎縮癥--一種目前無法治愈的疾病。夫妻倆怔怔地看著就診結果和懷中機靈可愛的孩子,痛苦來得無聲無息卻又似乎把人打擊得體無完膚。從兒子一歲起,郭遠蘭就和妻子抱著他一路北上就醫,為了給兒子看病,夫妻倆省吃儉用,為了給兒子看病,他們花光了十幾萬積蓄,可兒子的病情依舊。
漸漸的,四周也多了些聲音,有人勸郭遠蘭夫妻放棄兒子,抱養一個健康的孩子。每次聽到別人這樣說,郭遠蘭都非常生氣,"照顧兒子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只要我們在,就不會讓兒子受苦受難,更不會讓他孤獨。"
郭遠蘭說,一個人最可貴且最難做到的是對愛和信念的堅持。 15年來,郭遠蘭夫婦成了兒子的"手腳"。每天,夫妻倆都要幫兒子穿衣、脫衣、端水、洗臉、喂飯,幫他大小便,幫他鍛煉身體,幫他洗腳洗澡,抱他躺下、坐起。最累的還是晚上,每隔一小時,他們就要起身幫兒子翻身,有時候夫妻倆剛入睡,聽到兒子難受的呻吟聲,他們又馬上起床。"一般人可能很難承受,但我們卻都習慣了。"郭遠蘭淡然地笑道。
因為身體的原因,郭敬堂沒有就讀需要走很長一段路的小學,而是直接跳級念了中學。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轉眼兒子已經15歲,他的體重也一天一天增加,對于年紀也一天天增長的夫妻倆而言,照顧兒子越發吃力。兒子現在讀初二,但因為家住在三樓,夫妻倆每天都得抱或背著80斤的兒子上下樓梯4次,100斤的母親也經常背80斤的兒子上下樓。每節課課間,郭遠蘭都要到班上帶兒子上廁所,或是幫他站起來鍛煉身體(因為一直坐著,肌肉會萎縮)。"盡管累,但我兒子非常爭氣,盡管沒有念過小學,但他成績非常好呢,經常排在年段前列。"郭遠蘭驕傲地強調著,看到兒子帶回來的一張張獎狀,夫妻倆感到很欣慰,也因此更加堅定了終生照顧兒子的決心。
許多人都說,如果兒子健康的話,那郭遠蘭的一家會很幸福,有車有房,周末開著車到處玩。郭遠蘭卻微微一笑說:"我沒車沒關系,兒子的輪椅就是我們家的寶馬啊,周末我們可以推著這輛寶馬到處玩,一點兒都不耽誤!"話音落下,一家人相視著笑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18張茂發:無怨無悔照顧“漸凍”妻子
- 2015-06-17連于妹:為一份承諾照顧智障男子45年
- 2015-06-12德化17歲少年每天騎車往返12公里照顧癱瘓母親
- 2015-06-05陳玉如:無怨無悔照顧多病的父親
- 2015-06-05洪藝:接力照顧無血緣的殘疾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