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大廳內佇立著高達2.1米的戚繼光塑像?
文明風7月1日(通訊員 朱曉波 本網(wǎng)記者 陳思華)林墩戚繼光紀念館位于莆田荔城黃石鎮(zhèn)橋兜村林墩自然村南塘湖畔,是載入志書史冊的“林墩大捷”主戰(zhàn)場。館內陳列了戚繼光塑像、家史、族史、著作、生平事跡等概況。日前,本網(wǎng)記者走進林墩戚繼光紀念館,聽一聽戚繼光蕩平林墩倭寇巢穴的故事。
明嘉靖四十一年,戚家軍率師自浙江馳援福建,接連殲滅了盤踞在寧德橫嶼和福清牛田的倭寇,其殘部南竄入莆,與林墩的倭寇會合。
林墩在興化府(今莆田縣)城東20里,四面臨河,直通海港,既易守,又便于逃竄。大約有4000多倭寇在這里結巢據(jù)守。
九月十二日,戚家軍從福清出發(fā),抵達烽頭、江口,戚繼光即派出部分兵馬進駐寧海橋,部署從東北面進攻林墩倭巢。十三日,戚繼光親率戚家軍主力開進興化府城。為了迷惑敵人,當晚戚繼光出席知府舉行的歡迎宴會,絕口不提軍事,夜半,他率兵快速整隊,緊急下令在東市(今東大路)集合,乘月夜由洋埕、青埔(今清江)抵西洪小路向林墩進發(fā)。
林墩倭巢四周水溝縱橫交錯,地形極為復雜,戚繼光計劃從黃石大道進攻。不料,向導通敵,故意留大道為倭寇逃生之路,卻引戚軍由西洪小路而入。等他們接近敵巢時,天已大亮,敵人已發(fā)覺,倭寇急忙集中精銳占據(jù)石橋負隅頑抗。
戚繼光下令進攻。由于戚家軍連夜行軍,體力消耗大,再加上青埔、西洪一帶河溝四布,無法展開兵力,攻取不易。屢立戰(zhàn)功的哨官周能壯烈犧牲,首隊三十四人及次隊過半損失。血戰(zhàn)三個小時,三次都沖不上,于是部分官兵泅水過橋爭奪村頭陣地。
這一仗打得異常慘烈。在千鈞一發(fā)之際,戚繼光怒斬臨陣退縮的前哨官劉武等14人,隊伍這才稍稍穩(wěn)定,士兵們振作精神,拼死反擊。
彼時,預先埋伏寧海橋的戚家軍趕來會戰(zhàn),從背后襲擊倭寇。戚家軍士氣大振,終于沖過河去。雙方短兵相接,白刃往還,戚家軍士氣更加高漲,奮力追殺。倭寇們四散而逃,落水淹死的不計其數(shù)。倭巢很快被攻下,戚繼光指揮軍隊追殺到黃石窯兜(今瑤臺村),把躲進磚窯洞的倭寇盡數(shù)焚燒殲滅。
這一仗,戚家軍連克倭營60多個,斬殺倭寇首級2000多個,救出被擄百姓2100多人,一舉搗平盤踞在林墩的倭寇大巢,取得莆田抗倭戰(zhàn)爭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戚家軍凱旋歸來,府城百姓扶老攜幼,出城十里迎接。
戚家軍到福建后,蕩平橫嶼、牛田、林墩三大倭寇巢穴,圓滿完成了援閩任務。 (荔城區(qū)委文明辦供稿)
戚繼光紀念館主殿
紀念館簡介:
林墩戚繼光紀念館位于莆田市黃石鎮(zhèn)橋兜村林墩自然村南塘湖畔,原名戚公祠,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興化倭患平定后,系三一教主林龍江舍地30畝為紀念戚繼光抗倭功績而立的生祠,后因年久失修而圯毀。1995年在戚公祠原址上重建紀念館。
紀念館大廳內,佇立著高達2.1米的戚繼光塑像,威武雄壯,令人肅然起敬。廳內兩側廊壁刊載戚繼光入莆平倭的英雄事跡。祠堂大埕東側現(xiàn)辟為戚繼光抗倭史跡陳列室,室內陳列著戚公家史、族史、著作、生平事跡及全省各地紀念戚繼光抗倭的堂、祠、館概況。
林墩戚繼光紀念館后被批準為莆田縣文化保護單位、莆田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xiàn)定為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紀念館管委會顧問洪瑞鳳所指的這塊石塊是400百多年前“林墩之戰(zhàn)”后遺留下來保存完整的古戰(zhàn)場歷史文物。
抗倭古戰(zhàn)場遺跡——西橋頭,有村民在如今已擴建的橋上凝望
戚繼光史績陳列室
戚家軍遺留下來的飲馬槽
戚家軍遺留下來的飲馬槽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23壽寧在大安鄉(xiāng)炭山村舉辦端午民俗文化活動 紀念“義勇大夫”
- 2015-06-15習近平在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 2015-06-05豐澤區(qū)舉辦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主題征文活動
- 2015-05-26惠安舉辦“文藝創(chuàng)心”文化沙龍 紀念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
- 2015-05-07武平縣舉行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青年代表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