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
1.僑鄉經濟發達,人們有錢了愛攀比
我省2015年清明節新聞通報會披露,我省治理查處活人墓的力度不斷加大,去年以來共整治清理豪華墓224座、大墓1459座、“活人墓”192座。
以福清龍田鎮為例,今年以來,龍田鎮已先后拆除36臺未成形墳墓,其中活人墓34臺,拆除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對于所有新建的墳墓,鎮里會責令相關人員在規定時間內自覺自行采取覆土深埋、綠化處理,超過規定時間未自行處理的,由鎮政府組織力量一律進行深埋或平毀。
在如此的高壓態勢下,“活人墓”為何仍屢禁不止?對此,福清一名相關的文化學者表示,風俗是主因。受傳統風俗習慣的影響,延續幾千年的喪葬陋習觀念在部分農村還頑固存在,部分富裕起來的村民熱衷于相互攀比。
“福清是全國著名的僑鄉,這一點在福清人身上表現尤為突出?!边@位學者表示,雖然僑鄉經濟發達,但市民們的觀念還有待提高,“入土為安”的風俗習慣和攀比之風總在作祟,一些村民想方設法請風水先生到林區找墓地,找準墓地后便先采取毀林占地的辦法,隨后開始建墳。此外,兜里有了錢自然就喜歡攀比,財大氣粗的福清人覺得墳建得越大,就越有面子。
他表示,厚養薄葬才是真孝道。當下應該改一改傳統的“厚葬”的傳統觀念,多讓老人在生前享受一下天倫之樂,少一點人生遺憾。
2.違法成本低,1平方米僅罰10-30元
另外,有些鄉鎮干部反映,濫建墳墓違法違規的成本太低也是重要因素。比如毀林占地建墓1平方米處罰10-30元,100平方米才處罰3000元。一些村民通過各種渠道,不惜代價將骨灰取回或買回進行土葬;還有的村民偷偷將逝者暗中送往外地進行異地火化,之后再乘機上山毀林占地建墓,安葬先人。
3.福清有20支專業建墓工程隊
有了市場,就一定有產業鏈存在。東南快報記者通過多方走訪了解到,福清當地活躍著20支建墓工程隊,專門為建墓者提供墓地選址、設計、建設等專業的“一條龍”服務。
治理之道監管部門相互協調合力打擊加快鎮村公益陵園建設步伐
昨日,一名執法人員對記者表示,治理濫建墳墓應該在源頭給予及時堵住,基層的監管缺失是主要因素。不少鄉鎮并沒有充分發揮村(居)干部和護林員的作用,沒有堵住基層第一道防線。
據介紹,濫建墳墓涉及破壞國土資源、林業資源、生態環境,其中涉及國土、民政、林業、公安、宗教等部門,需要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實施綜合治理,“但在實施執法過程中,存在著部門協調難、溝通不足等問題,給整治工作帶來不便,無法形成打擊整治的合力。”
“要做到堵疏結合?!睒I內人士稱,要加大落實鎮(街)或村(居)公益性生態陵園建設步伐,盡快建造一批布局合理的公益性陵墓,以滿足群眾的需求,真正讓群眾有地方買公墓,買得起公墓。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