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29日訊(通訊員 陳峰)石獅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文明新風行動為抓手,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探索一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路徑。
占領三大陣地
石獅市注重營造氛圍,積極占領學校、街巷、網絡這三大“陣地”,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全過程,真正把核心價值觀做到入腦入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石獅市對全市中小學校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教力度,提出明確要求:做到進教材、進講堂、進頭腦,在校園實現“處處可見、人人知曉”。
針對街頭人流特別密集的交通樞紐、繁華商業區、重點旅游景區等區域,石獅市加強公益廣告宣傳,在市主要商業街、工地圍欄布置241塊戶外大屏幕、163塊電子顯示屏每天滾動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運用燈謎等傳統文化元素,舉辦形式多樣的燈謎活動,以生動形式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月舉辦了“美在石獅”手機攝影大賽,活動開展以來共有1000位市民投送了2000多張作品參賽。舉辦公益廣告征集比賽并面向全市征集“圖說價值觀”溫馨提示語,設計一批“圖說價值觀”張貼畫,在公共場所張貼宣傳。
針對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特別發達的特點,石獅市高度重視筑牢網絡陣地,充分發揮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的作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傳播。目前,全市共成立109支網絡文明傳播志愿服務小隊,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近400名,組織開展網絡討論,推送、轉評弘揚正義正氣的博文帖文,并運用創意視頻、音頻、漫畫等,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生動闡釋。今年以來已在各網站發表博客700篇,新浪微博發帖轉貼1.9萬余條。
鞏固深化基層文明創建工作
基層文明創建工作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將基層文明創建工作抓細、抓實、抓牢,有力推動價值觀落地工作。
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初評年,石獅市進一步加大創建力度,帶動文明創建工作整體推進,力爭2017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石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城工作,從人、財、物三方面全力保障創城需要,設立文明城市創建專項經費,用于各項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騎車徒步檢查工作機制,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各鎮(街道)、創城指揮部各職能組牽頭單位牽頭負責推進重點難點區域(項目),每月不少于2次檢查和指導。1月底,印發《<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石獅市責任分解表》,對創城工作進行任務細分,指導、協調各級各部門為創城初評工作做準備。出臺《石獅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把創城工作的成效納入全市各級各單位的年度績效考核體系,與干部的考核、獎勵和使用相結合,并作為評選表彰和推薦參評各級各類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的前置條件。深化文明單位、文明學校、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
深入挖掘傳統重要節日文化內涵,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教育實踐活動,著重辦好“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特色品牌活動——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石獅市廣場文化藝術節,組織廣大文藝家深入基層,創作反映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的文藝作品。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組織文藝團體下基層巡回演出。
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石獅市目前開展的“文明新風”行動,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踐行,從講、禮、行、讀、移五方面,打造特色品牌,切實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實。
講,就是抓好宣講工作。組建一支20位優秀志愿者組成的“文明新風”志愿服務宣講隊,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開展巡回宣講活動,截止目前共在全市宣講56場次,受教群眾達1萬多人。還將在全市廣泛開展“獅城新風”大講堂活動,通過講述石獅身邊的故事,宣揚“文明新風”精神內涵,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禮,就是禮遇石獅好人。通過制定出臺《幫扶和禮遇“石獅好人”具體措施》,樹立道德標桿,營造人人學習、關心、爭當石獅好人的良好氛圍,形成崇尚“好人好報”的社會價值導向。禮遇好人主要體現在:重大節日、傳統節日,邀請石獅好人參加慶典;對符合條件的石獅好人可優先推薦市政協委員、榮譽市民、勞動模范等;對石獅好人的子女入托入學提供便利,就近入讀公辦學校;在各窗口單位設立石獅好人優先辦理窗口等等。
行,就是文明要身體力行。一是開展“文明出行”活動。組織“夕陽紅”文明引導隊和志愿者在市區主要商業街路口上路勸導、宣傳交通法規,糾正不文明交通行為。二是開展“小城大愛”活動。石獅市委書記張永寧、市長張貽山等市領導帶頭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并將志愿服務工作納入科級后備干部考察內容,黨員干部參與志愿服務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全市組建293支志愿服務隊,注冊志愿者17257人,占全市建成區常住人口的12%。作為首批全國志愿服務記錄制度試點地區,不斷完善志愿招募、登記、培訓、激勵等機制,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志愿服務項目和載體不斷拓展。2015年重點打造“陽光”系列志愿服務品牌,提升“陽光太太”志愿服務隊輻射效應,組建“陽光公仆”、“陽光少年”志愿服務隊。抓好“愛心銀行”窗口建設。“愛心銀行”作為石獅市社區志愿服務的對接窗口,要充分發揮其志愿項目對接、愛心救助、愛心義賣主營業務功能。三是開展“垃圾不落地”活動。全面落實“門前三包”制,創建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街區、小區、學校等。制作分發一批具有石獅文化元素且標有文明提示語的車載環保垃圾箱。實行“社區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度”,引導居民自行分揀、統一投放,憑積分兌換獎勵。四是開展“美在旅途”活動。開展爭當“文明游客”、“文明團隊”以及“文明景區”創建活動,舉辦尋找“最美導游”、“最美旅游團隊”和“人在旅途隨手拍”等主題活動。落實游客“行前說明會”,簽訂承諾書。為旅客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導覽手冊、行李標簽、旅客標牌等。
讀,就是抓好“書香獅城”活動。一是開展“讀有益書·做文明人”活動。倡導全民讀書,黨員干部帶頭多讀書、讀好書;辦好讀書講堂、每周一文、青商學苑、綠洲讀書社;推進巡回講堂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4月,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作文大賽,面向石獅市、晉江市的在校中小學生征集“友善”主題作品。 二是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實施文化古跡保護規劃;抓緊做好姑嫂塔、六勝塔、林鑾渡等海絲申報點以及永寧古街的保護和修繕。傳承發展燈謎、南音、武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化提升“石獅市非遺文化展示館”。三是打造“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好一批農家書屋、文化墻廊、文體中心等文化惠民設施。辦好10元劇場、公園合唱團、市民音樂會、激情廣場舞、文化三下鄉等主題活動。指導、扶持老年大學及各類涉老組織辦學、辦班,推出多樣化的老年教育活動。
移,就是抓好移風易俗。一是培育優良的家風、民風。以“全家福照片背后的故事”為抓手,開展“家道·家業·家風”征集評選傳播活動;開展“獅城家風”采風和“廳堂懸掛家訓”活動。指導全市村(社區)以移風易俗為重點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重點改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3月石獅市委張永寧書記主持召開了由各鎮(街道)負責人、村老人會會長、村兩委主要負責人參加的村規民約修訂動員大會,并多次召開移風易俗專題座談會。市領導還專門成立調研組赴9個鎮(街道)22個村(居)進行調研,進一步推進村規民約的修訂完善工作。二是開展“莫炫嫁妝”活動。舉辦文明集體婚禮,每年舉辦兩場以“新石獅人”、干部群眾為主體的大型文明集體婚禮。開展“莫炫嫁妝·婚姻無價”行動,引導廣大市民簡辦婚事、捐資公益,從“曬嫁妝”轉向“曬節儉、曬公益、曬幸福”。三是開展“厚養薄葬”活動。舉辦“好婆媳”評選活動;定期發布“孝行紅榜”;引導各村(社區)將“喪事簡辦”納入《村規民約》,控制時長、節儉辦喪。嚴厲打擊辦喪期間聚眾賭博、騙財斂財等;堅持查處非法搭蓋、占道辦喪等行為。(石獅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29石獅十大“文明新風”行動 7月1日起全面推行文明辦喪
- 2015-06-24石獅市民吳老先生簡辦八十大壽捐45萬做公益
- 2015-06-24石獅市出臺“文明新風”行動細化方案
- 2015-06-23石獅市開展2015年“我們的節日·端午”活動綜述
- 2015-06-23石獅陽光太太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體融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