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6月18日訊(通訊員 何國慶)城市管理是一門科學,它在新時期有新要求,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近年來,城廂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圍繞構建“城鄉統籌、生態優美、商貿發達、人興業茂”的宜居港城中心城區的奮斗目標,積極探索和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推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不斷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美化優化。
建章立制,從細節入手精細管理
一個城市的衛生環境就是一個城市的“臉面”。要想給人好印象,這張“臉”不一定要濃妝艷抹,但必須是清爽、干凈、整潔的。
衛生環境作為城市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尤其需要注重細節,不能有半點馬虎。
近年來,城廂區從細節著手,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跳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局面,走出“有整改、難提升”的窘境。
建立一把手工作責任機制。區政府將該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區委書記和區長親任區城管委政委和主任,定期研究、聽取、督導工作;分管領導每月召集城管、環衛等開一次工作推進會,通報分析上個月存在的問題,部署本月重點工作;定期帶隊檢查,有效地促進和破解城市管理難點、熱點問題。
實施環衛作業國有管理機制。2013年8月底,城廂區在龍橋、霞林、鳳凰山三個街道成立3個街道環衛國有公司,探索實行環衛作業項目運作市場化、管理網格化、作業機械化、待遇績效化、零利潤化等“五化”管理新模式。該區還投資添置專用機械,每天定期清掃道路路面、沖洗護欄。3個街道全面啟動環衛作業國有化運作以來,轄區城區路面作業機械增加了不少。細心的市民就會發覺路面渣土、小石子少了,道路變整潔了。
建立網格責任公示制度、實現管理“全覆蓋”、服務“零距離”、訴求“全響應”;建立城管執法派駐工作機制,讓執法隊員由“客人”變成“主人”,以解決街道城市管理“無權”執法的困擾等。同時,城廂區還加大城市管理日常巡查執法力度,今年第一季度,共糾正店外店791起,取締流動攤點676起;糾正亂堆放物料42起,處罰87起;制止亂挖掘、占用城市道路40起,立案處罰7起;查處工程車“滴撒漏”違規行為16起,處罰1.6萬元。
立足長遠,建章立制,精細化科學化細節化的管理,讓城廂區衛生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勇于探索,從創新入手增強活力
城市管理是一項繁瑣復雜而艱巨的工作,管理好城市的一天容易,管理好一月一年乃至年年不容易。在不斷的探索中,城廂區在全市創新了多項城市管理舉措。創新,為城市管理注入了活力。
眾所周知,“牛皮癬”小廣告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難問題,“牛皮癬”成了城市的一個個疤痕。
小廣告光靠“堵”是不行的,關鍵還要“疏”。那么,如何“疏”呢?城廂區的創新做法是率先設置“社區公共信息便民服務欄”。
龍橋街道太平社區已經設立了2塊“公共信息便民服務欄”。服務欄由區城管辦按照規范標準統一監制,按照公益廣告、社區通知、便民電話三項內容進行分類,除了龍橋街道太平社區外,北磨社區、霞林街道莆糖社區、鳳凰山街道南門社區也各設置2塊“公共信息便民服務欄”。市民可以在服務欄發布各類便民信息,既凈化了小區環境,又方便了居民生活。
類似便民服務欄的創新舉措在城廂區還有不少。
在全市率先實行“三步走”垃圾分類試點管理,按照快速收集、分類管理、中轉利用“三步走”方式,將城區建筑垃圾、破舊家具等垃圾實行分類處理,實現垃圾不駐城,變廢為寶。
在區政府對面的公交車停靠站東側設立全市首個出租汽車候客專用通道,讓乘客有序排隊乘車,方便部分私家車、出租車接送客人。
2014年9月1日起,在筱塘月塘片區開建全市首個“道路微循環”試點片區,屆時將形成4個微循環圈,以有效地緩解筱塘月塘片區交通壓力。目前,該項目正有序推進。
在全市首家設立環境衛生投訴受理指揮中心,龍橋街道開設“城市管理”訴求窗口,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咨詢服務渠道,提高環境衛生督查、反饋服務體系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
積極參與,從人人入手共建家園
城市是居住在這個城市中所有市民的城市。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的建設者和受益者,每一位市民都應該是城市管理的主體。
城廂區通過多舉措、全方位、長久持續的宣傳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和熏陶廣大市民,讓其在耳濡目染中了解、接受并自覺遵守城市管理規定。關心、關注城市管理的的市民越來愈多,“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意識明顯增強,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城市管理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2014年12月28日,城廂區在萬達廣場開展以“城市管理人人參與?美麗城廂家家受益”為主題的城市管理宣傳日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市民城市管理知曉率,增強市民自覺參與城市管理的責任意識,也將參與活動廣大市民的愛心留下。
去年10月,城廂區環衛工人關愛互助協會成立,這是我市首個專門為環衛工人提供關愛互助的協會,轄區5家單位和85名個人成為首批會員,為環衛工人建立一個溫暖的“娘家”,也進一步提升了環衛工人工作的積極性。
利用新媒體,城廂區搭建“美麗城廂cxcg”微信公眾平臺,將媒體曝光等問題第一時間轉給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將車輛停放收費服務等規定及時向市民宣講,將社會關注的城市管理政策、熱點難點等向市民發布,提高城市管理公眾滿意度。
為了讓城市管理走進學校、融入課堂,在廣大學生心中種下城市管理的種子,城廂區選派11名責任心強的一線城管執法人員,分別擔任城區11所中小學城市管理輔導員。每位每月輔導員至少進學校一次,協助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每季度至少講授或組織一次有關城市管理的教育課、主題班會,同時組織開展“我是城管小衛士”演講、征文創作比賽等活動。
走在城廂區,隨處可見的移動垃圾箱、街頭配電箱、公交站臺上,城市管理公益廣告或漫畫圖文讓人眼睛一亮,而在荔城路、文獻路等主次干道燈控路口36面LED顯示屏和主干道燈箱滾動播放“核心價值觀”、“市民公約”、城市管理法規知識等10余類文明信條,也助推了文明城市創建。(城廂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6-18城廂區各幼兒園舉辦“歡度端午”大型親子體驗活動
- 2015-06-18城廂區舉行“童心向黨”合唱比賽
- 2015-06-17圍繞創城:城廂區多措并舉 著力提升市民素質
- 2015-06-12莆田城廂區:用愛心為山區孩子換下破舊桌椅
- 2015-06-09城廂區:組織開展文明交通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