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宣部、全國婦聯舉辦的“弘揚德孝文化踐行核心價值”交流會現場。山西省委宣傳部供圖
編者按:中華孝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資源,在基層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價值認同。6月12日,中宣部、全國婦聯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召開“弘揚德孝文化踐行核心價值”現場交流會,七個單位和地區代表作了大會交流發言,現將發言摘登如下,以饗讀者。
從2010年開始,我們把德孝文化的傳承發揚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抓手,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
一、圍繞“德孝文化”,創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
在實踐中,我們構建了“八位一體”的德孝文化活動平臺。一是開辦德孝大講堂,上好“一堂課”。我們建起了不同規模、形式多樣的德孝講堂182個,定期邀請專家、教師、德孝典型登臺講課,累計授課1600多場次。二是開辦日間照料中心,做好“一頓飯”。全區建起了150多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使近5000名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三是弘揚新風正氣,建好“一面墻”。我們在農村和社區的文化活動場所,建起德孝文化墻,弘揚真善美、教育下一代。四是唱響德孝贊歌,演好“一臺戲”。全區農村、社區共組建246支德孝文藝演出團隊,及時把黨和國家的大事喜事、群眾身邊的孝行善舉編成快板、歌曲、戲劇等,常年在農村、社區表演。五是評選德孝楷模,戴好“一朵花”。我們已連續五年開展了為孝順媳婦、德孝楷模戴大紅花活動。六是建立志愿服務隊,獻出“一份愛”。455支志愿服務隊、1萬8000余名志愿者面對全社會播撒愛心。七是舉辦德孝文化節,用好“一張牌”。八是開展“德孝在鹽湖——七進七創”活動,建好“一張網”。
二、圍繞“德孝文化”,營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
只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核心價值觀才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是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傳承德孝文化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二是拓寬新路徑。運用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拓展延伸傳播德孝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三是運用全媒體。在運用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報道的同時,我們還創辦德孝文化節網頁、微信公眾平臺,編印德孝文化讀本10萬余冊,組織以“德澤九州、孝感華夏”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比賽,舉辦以德孝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200多場。
三、圍繞“德孝文化”,建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我們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久久為功。一是利益引導,提高群眾的積極性。對各類德孝模范從就醫、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和獎勵。二是統籌協調,鞏固陣地。目前已建成德孝文化苑152個,覆蓋率超過50%。三是移風易俗,形成習慣。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把少年成人禮、青年婚禮和老年壽禮,集中辦到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全區形成尊老愛幼、崇德向善的新風尚、新民俗。(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委書記王志峰)
灤平縣婦聯在推進家庭文明建設中,以“孝文化”為根基,以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為載體,以培樹優秀典型為抓手,在促進“孝文化”進決策主流這個關鍵點上持續用力,為善德灤平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政策推動,讓“孝文化”在灤平扎根
一是高定位“百善孝為先”工作。在持續多年開展“孝文化”建設的基礎上,推動“孝文化”納入決策主流。二是高標準成立領導組織。成立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人大、政府、政協等聯系婦聯工作的縣領導為副組長,財政局、農工委等19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以縣委辦文件下發了創建方案。三是整合資源出臺激勵政策。積極協調縣農商行、縣醫院、縣中醫院、縣紅十字會醫院、電信、移動等六部門,為“孝行家庭示范戶”提供貸款授信、免擔保、享受優惠利率;家庭成員住院費、治療費、手術費等在新農合報銷后自負部分優惠50%;婦科五項檢查優惠50%等獎勵措施。
二、宣傳發動,讓“孝文化”在灤平開花
一是“婦女講習所”助力“孝文化”建設。縣、鄉、村成立講師團,在鄉村“婦女之家”建立“婦女講習所”,以“父母養育情、夫妻恩愛情、婆媳體貼情、兄弟姐妹手足情、鄰里互助情”為內容開展“五情”教育,舉辦幸福家庭研討會、婆媳互夸座談會、家庭鄰里節等,繪制孝行文化墻,設置“美德榜”。二是主題實踐活動助力“孝文化”建設。以“百善孝為先”為主題開展慈母、孝女、賢媳、善鄰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優秀典型868人;開展“好媽好爸好家風”活動,把征集的“以孝為根,以愛為本,以實為行”等100條家規家訓作為“灤平好家規好家訓”進行宣傳,最廣泛凝聚起社會正能量。三是巾幗志愿服務助力“孝文化”建設。招募“孝文化”巾幗志愿者2800余人,成立鄰里互助中心。四是編演文化作品助力“孝文化”建設。縣婦聯編印家庭道德建設宣傳冊,引導全縣婦女和家庭成員競相學習;印發《愛與感恩歌曲集》光盤1000張,讓孝老、敬老的觀念在廣大家庭成員心中生根生長。
三、典型引領,讓“孝文化”在灤平結果
石頭溝門社區好兒媳王建民,十幾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大小便失禁的公公,想方設法逗老人開心;安子嶺村的好兒媳李秀紅平日里買菜、做飯總是征求公婆意見、順著公婆的口味;孝女牛曉云大學畢業后,為了能更好地照顧癱瘓的父親,在鄉鎮租房子、帶著父親上班……像這樣的感人故事有很多,我們深挖掘、廣宣傳,為廣大家庭樹立起身邊可信、可感、可學的好榜樣,輻射帶動更多家庭踐行孝道,讓家庭“孝文化”建設結出豐碩的成果。(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婦聯主席魏建軍)
近年來,連云港市婦聯以“好家訓·潤港城”為目標,以原創“百家訓”征集與傳承為主線,創新開展家風家訓宣傳展示活動,為連云港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主要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探索:
一、立足“小切口大文章”,做足工作謀劃的頂層設計
一是堅持高點定位。我們將“百家訓”征集宣傳活動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注重”重要指示精神的主要舉措,作為市婦聯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堅持主流引導。結合正在火熱開展的“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我們在“百家訓”的征集過程中,主要從“善、孝、和、新”四個方面下功夫:“善、孝、和”包括家庭教育中的勸善、孝道、和諧、勤儉、勵志等方面;“新”指創新,主要包括家庭創業、環保、廉潔、平安等方面。三是堅持保障到位。發揮“聯”字優勢,與市委宣傳部、司法、環保等7個部門以及知名企業聯手,采用項目發包的形式與30個鄉鎮、50個社區開展“1+N”合作。
二、立足“小主題大宣傳”,做強家訓征集的群眾參與
一是零門檻征集。在征集方式上,以更為開放的手機短信和微信平臺為主要方式,方便群眾參與。二是全媒體發動。全市大街小巷、寫字樓電梯間、機關走道、社區宣傳欄隨處可見;用好報紙、微信、電視新聞等渠道擴大活動宣傳;聯合愛心企業制作活動公益宣傳片。活動開展后,下至小學生,上至80歲老人紛紛自薦家訓,群眾參與熱情非常高。三是面對面開展。通過議事會、大講堂、分享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曬家訓、贊家訓、比家訓等特色活動,讓原創“百家訓”征集活動遍地開花。
三、立足“小成果大運用”,做大家風家訓的社會影響
一是權威推出“百家訓”。在近2萬條家訓中,甄選100條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家訓,于今年國際家庭日期間發布。二是雅俗共興正民風。聘請專業人士和草根創作群體,創作了《婆婆也是媽》《百善孝為先》等家訓節目;組織著名書法家為入選“百家訓”的家庭親筆寫家訓。三是走鄉串戶潤家風。結合“港城百家訓”征集活動,在全市開展“巾幗百贊”五個一工程,即征集100句原創家訓、創作100個草根文藝節目、組織100場公益演出、評選100支優秀巾幗志愿演出團隊、表彰100位優秀家庭成員代表。(江蘇省連云港市婦聯主席徐希娟)
近年來,曲阜大力弘揚“勤善公和”等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繼承轉化、發展創新,全力建設“孝德之城”。
一、孝親敬老是“雙向”行為,要倡導形成
2012年8月我們創新提出了建設“彬彬有禮道德城市”目標,啟動了全市聯動、共同倡孝的互動模式。在媒體開辟孝德文化專欄,播發孝德文化公益廣告;建成了以孝德故事、孝德人物和孝德標兵事跡為內容的孝親公園;在每個村居建設了以《弟子規》《孝經》中的經典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孝德文化長廊。在干部中實施了以“修學、修心、修禮、修德、修政、修廉”為主要內容的“干部修身計劃”;整理編印了《孝道傳家》等叢書,實現了對64萬城鄉居民孝德教育全覆蓋。全覆蓋建立“善行義舉四德榜”,將每月付給老人的贍養費、每月陪老人多長時間等等,都用明確數字進行標示。常年堅持開展孔子故里“百佳孝星”等評比活動,并以此為內容建立了“萬名孝星墻”。
二、孝親敬老具有雙重屬性,要有具體標準
我們分層次、分類別制定了孝行標準,將孝心進一步量化。在干部層面,要求每周給父母打一次電話,幫父母做一次家務,陪父母吃頓團圓飯;每月帶父母理一次發,給父母洗一次腳,每月給父母200元零用錢。在普通農民層面,要求凡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子女每月應孝敬父母最少不低于50元的養老錢。在企業單位員工層面,要求每月給父母的養老錢不低于150元或200元。同時,發起了“讓父母住正房”行動。
三、孝親敬老知易行難,要有剛性約束
我們制定了孝德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對建設“孝德之城”實施單獨考核,制定月通報制度,將評議結果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研究制訂了《曲阜市民孝德公約》,將“孝親敬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寫入市民公約、職業規范、學生守則,作為硬性標準納入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的評選體系,人人簽訂孝德公約。對干部“孝道”表現進行雙向同步測評,明確提出“不孝不能提拔”,對有不贍養老人、干涉老人婚姻自由等的干部實行“一票否決”。
四、孝親敬老時不我待,要“馬上就辦”
2010年起,每年堅持開展“千名干部萬戶大走訪”活動,科級干部不定期走訪孤寡老人、為8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每年為60歲以上老人進行免費體檢。所有村居建立老年人活動室。目前全市已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十余家,完成了鎮街12處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實現了五保集中供養資金市級統籌、供養率達100%。(山東省曲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靳亞)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以創建“忠孝示范村”活動為載體,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一、開展忠孝教育
我們先后聘請全國知名的專家學者、道德模范等舉辦公益講壇、講座80余場次,提高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自信。市文化館在各試點村組織傳唱、表演《三德歌》《婆婆也是媽》等感恩歌曲。同時,注重借助民間力量,積極弘揚孝道。河洛大鼓第四代傳人尚繼業,將傳統文化與時代要素相結合,創作《妯娌倆孝母》《母親頌》《賢孝女》等一批曲藝節目,深受群眾喜愛。市電視臺從2012年起,創新開辦了道德建設頻道——《中華家道》,每天開播16個小時。我們還先后舉辦三期“忠孝示范村”創建培訓班,全市千余名村干部接受了教育,起到了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進工作的效果。
二、選樹忠孝典型
2012年起,我們連續舉辦三屆“孝老愛親”模范評選活動,并在重陽節舉辦隆重的授獎儀式。從去年起對全市推選出的“十大忠孝示范村”進行隆重命名表彰。各鎮、村也廣泛開展“孝子、孝媳”評選、“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最美家庭”創建等活動,將老人稱贊、鄰里公認的好兒女、好兒媳、好婆婆、好女婿進行張榜表彰,讓身邊可見、可聽、可學的好人好事人人傳頌、個個效仿。全市忠孝兒女中,多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三、進行忠孝評議
在健全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的基礎上,建立道德評議委員會,請群眾公推的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擔任會長。道德評議委員會定期對身邊發生的不道德行為進行公開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及整改情況與農戶的評先選優、福利待遇、經濟利益掛鉤。對少數不孝敬長輩、胡攪蠻纏的村民,由評議會組織上門幫教,并督促落實孝老養老、團結鄰里的具體措施。
四、推動忠孝實踐
忠孝重在踐行。我們利用農村傳統廟會,廣泛開展“賀娘家”“曬被子”、孝道感恩、親子洗腳等活動,推動孝老敬老成為社會熱點、價值導向。我們采取家庭美德故事會、家風家訓大家談等形式,吸引群眾踴躍參與,互評互議,互比互學,弘揚家庭美德。成立黨員干部志愿者服務隊,積極化解村民鄰里糾紛,開展照料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活動,詮釋新時期忠孝的含義。(河南省鞏義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景雪萍)
近年來,孝感市著力打造孝廉機關、孝德校園、孝親社區、孝誠企業等“四孝”品牌,探索出了一條傳承弘揚孝文化,踐行核心價值的有效路徑。
一、在機關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孝廉活動
舉辦全國孝廉文化論壇,舉辦五屆國際孝文化主題論壇,產生了一批應用性理論成果。組織編纂《孝廉文化系列叢書》。每年舉辦孝廉文化大講堂,將孝廉文化列為全市黨校主體班必學內容和各機關單位年度理論學習計劃,作為全市干部政治理論知識考試內容。實施“一縣一品”孝廉文化載體工程。在黨員干部中開展“七個一”孝廉實踐活動,涌現出了全國最美水官蔣志剛等一批孝廉典型。
二、在青少年學生中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孝德活動
組織各大中小學校將孝德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組織編寫《中華孝文化讀本》一套四本地方教材在全市中小學免費發放。組織開展了三屆以“孝德、孝行”為主題的孝行月暑期實踐活動和五屆全市孝親敬老小天使評選活動。開展“日行一孝、知恩圖報”主題實踐活動和“七個一”孝德實踐活動。
三、在城鄉社區群眾中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孝親活動
每年組建市縣兩級百姓宣講團到城鄉社區巡回宣講近200場。在市級以上文明村、社區組織開展孝親大講堂活動。把每年的10月確定為孝文化活動月。組織開展孝感楷模月度評選以及十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共開展八屆孝感市十大孝子評選活動。開展“七個一”孝親實踐活動。
四、在企業職工中深入開展培育和踐行孝誠活動
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院落、車間、櫥窗、走廊、電子顯示屏設置公益廣告和“善行義舉榜”。湖北大禹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在企業中評選十大孝子和道德模范,弘揚正能量。倡導企業設立職工“孝養”基金,增強職工的贍養意識和孝親觀念。開展“七個一”孝誠實踐活動。許多企業以孝立企,以孝踐諾,自覺踐行“至孝至誠,圖強圖新”的孝感城市精神,樹立了一批“孝商”品牌。(湖北省孝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仇平貴)
近年來,金堂縣以弘揚孝善文化為抓手,在全社會著力營造孝親敬老、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引領推動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
一、重視組織領導,著力頂層設計
縣委成立由書記任組長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導小組。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將弘揚孝善文化融入依法治縣、治鎮和文明創建各個環節,注重用良好的道德風尚引領群眾自覺守法、護法、用法,用良法善策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環境。
二、繼承文化傳統,融入時代特色
我們保留恢復“城隍出行”“廟會廟戲”等非物質文化活動,再現了孝善文化昌隆的歷史場景,每年端午、重陽等節日,大量人群涌入禹王宮、南華宮等廟宇會館,品茶看戲論家常,尊孝崇善氛圍十分濃厚。推出“新二十四孝”評選、“孝子行”、“百壽宴”、“敬老承諾”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調動群眾知孝盡孝、從善揚善的積極性;在傳承樣式上注重抓創作,全縣將本地孝善故事編排成文藝節目,開展演出230余場,舉辦孝善故事會210多場,以群眾易懂易接受的形式傳承孝善。
三、打造文化景觀,夯實陣地基礎
全縣投入600多萬元,建成占地1200畝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和3000平方米的孝文化廣場,雕刻二十四孝圖、忠孝禮義楹聯、孝善故事連環畫。投入500多萬元,建設“孝心墻”“孝心湖”“孝心街”等孝善文化地標。開展“孝心示范村”“孝善社區”創建活動,增強敬孝行善理念。
四、開展文化活動,引領文明風尚
先后舉辦“孝——演繹精彩人生”、“孝”字現場書畫大賽、“百米長卷繪孝德”等特色民俗活動,開展法治大講堂、百姓孝善故事會等主題宣講活動,每月開展活動10場次。全縣193個幼兒園、中小學開設“弟子規”“三字經”等傳統文化課程,每月召開“孝”文化研討會,增強青少年的孝善觀。開展“孝親敬老之星”“孝親敬老模范”“好媳婦”等主題家庭活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全縣涌現出敬老愛老先進典型1000余名,金堂助老之家被全國老齡委授予首屆“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
五、注重孝善帶動,助推社會發展
在村(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互助養老服務點、微型養老站等,為轄區老人提供低償無償服務;組建志愿服務隊,開展“助老巡防”服務。在全縣成立“說事評理中心”,各村設置“說事評理室”,健全“說三事”(家事公事農事)、“評三理”(情理德理法理)的說事評理機制,群眾遇事愿商量好商量,2014年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糾紛110起。(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付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6-12莆田荔城圍繞創城 率先筆繪宣傳社會核心價值觀
- 2015-06-11武平縣實施“一二三四”工程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
- 2015-06-08原創評論:“大國救援”彰顯核心價值觀強大生命力
- 2015-06-08永春縣:強化社會文明素養 夯實核心價值觀群眾基礎
- 2015-06-04泉州豐澤區:開展家風家訓傳承 弘揚核心價值觀